返回第四章 殿试(第1/2页)  一品国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鼎元25年春,对田襄来说是个很复杂的一年,他在这一年要去参加对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时刻“殿试”,通过殿试,意味着金榜题名,意味着光耀门楣,毕竟一门三进士,与有荣焉,同时他这一年也是他穿越到这个朝代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没错,他就是我们一醉千年的伟大的主人公田少鸿。

    这二十五年间,田襄度过了和他的前世完全不同的一小半人生:娶妻、生子、读书,也让他见识了什么叫做封建时代礼乐传家的童年。叛逆?不存在的。从很小的时候田襄就懂得,在田家,如果你敢叛逆,棍棒会让你懂得什么叫做“优雅”的人生;十五岁娶妻?存在的。五岁那边我们的田襄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妻子,但是十年之后,他愣是没见过他的妻子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二十岁生子?在现代你敢信?但是我们的田襄在抗争了三年的时间之后,终于扛不住了,因为他的发妻已经准备要给他纳妾了。

    田襄很无语,说好的唐朝呢?说好的大腿李世民呢?该死的黄巢,你说你占领了长安称帝也就算了,你还把人家唐僖宗追到巴蜀干掉,结果历史在这个时候巧妙的拐了个弯,出现了原来时空中从来没有过的大一统大魏皇朝。

    索性田襄的命数好,穿越到了一个权势显赫的家族,爷爷田安是当朝内阁总理大臣、太子太傅、济州侯田安,官居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父亲田泽,封疆大吏,江南行省总督,二品大员。关键是两个人还都是当时的榜眼,对状元的称号眼红多时,田襄自小便表现出了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苦逼的生活降临了。二十年呀,五岁蒙学,十七岁考省试,读了多少经义,都是被逼的好不好?

    田襄悠闲的走在长安城中,回想起临出门前祖父的执念,一阵的发寒,赶紧加快脚步向长安的中央,太极宫走去。

    太极宫,唐代初期的政治中心,贞观之治的发,后来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慢慢的将处理政务的地方转移到了大明宫。黄巢对大明宫破坏极大,后来长安数次易主,等到大魏开国皇帝魏成祖入长安之后,发现大明宫完全被破坏,基于无奈,将破损不严重的太极宫修缮,作为皇帝临朝的宫殿,后来魏仁宗时,在太极宫的后方修建天宁宫,以作皇帝歇息之用。

    这次殿试本来是设在延恩殿内,可是不知为何,突然转到武德殿,由礼部侍郎宋凌监考,后程鼎元帝御览,然后公布三甲及第。

    田襄暗自庆幸,听说前世时空明、清两朝,殿试要黎明进入,我去,大早上起来考试,这谁受得了。幸亏成祖皇帝的制度定的好,下午考试,半下封卷,夜晚誊抄,第二天皇帝御览,这个流程就明智许多嘛。

    来到太极宫,自永乐门进,嘉德门、归仁门、武德门进入武德殿,在殿前领上自己参加殿试的考牌,进入武德殿依次序做好,静等殿试开考。

    田襄刚刚做好,还没来得及打量武德殿的格局、装饰,侍郎宋凌便步入殿中,中气十足的对一众考生道:“70位应试贡生都已到齐吧?”

    “诺。”

    “好,现在开始点名,听到的就答一句。”

    一番繁琐的点名之后,等待礼部誊抄郎将考卷上的贡生名字以纸糊上,宋凌才将考卷一一发下,”规矩你们都懂,我就不重复了,但是要提醒你们的是,一旦让我发现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一律革去功名,永不录用,明白吗?”

    “明白。”

    宋凌点点头,向旁边誊抄郎吩咐道:“点香,计时。”

    大魏时务只考一问,皆是有皇帝出题,由礼部奏请内阁批复,再到皇帝批复。考试纸张大体长约一米即三尺,宽约一尺半,要求答题字数四百到一千不等,很有后世命题作文的意思。

    田襄回想着殿试的制度,一脸的不屑,尼玛,哥当年高考的时候考了五百字的命题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