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无标题章节(第1/2页)  仇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做官的目的,无非两种:光宗耀祖c改善生活。可是,当官真的容易吗?

    ——非也。

    慕容忠道,我父亲就是官,官场如战场,当官是真的难,难于上青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按照正常逻辑,商鞅一定是独得皇上恩宠,加官进爵c绫罗绸缎都不在话下。

    可是不要忘记,商鞅变法,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的权利,强化王权。看似是对君王的贡献,实际上是得罪秦国原先的贵族们。

    那这些贵族们自然不乐意了,派出各路杀手,要取商鞅的人头,以解心头之恨。秦孝公临死前,嘱咐商鞅说:“你快跑吧,跑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再回来”。

    但商鞅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结果被用以极刑车裂而死。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势力,结果又灭他三族。又怕功高盖主,

    信,刘邦手下第一猛将,帮刘邦打败了项羽,打下江山,可谓是开国功臣。

    韩信本是老老实实的“三齐王”(与天王齐c与地王齐c与君王齐),但为何会被刘邦猜疑,致使被杀呢?

    《史记》的记载:在汉十一年,一个叫陈的人,起兵造反,自称“代王”。

    刘邦自然不爽,这是要代替本王啊,于是带队亲征。其实他理解错了,这个“代”并非替代的“代”,是个地名。

    讨伐期间,姓陈的与韩信互有书信,韩信就说了:“兄台,你只管造反,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到时候我把监狱的人都放了,让他们去把吕后抓了弄死。”

    后来,这事被告发。吕后就急了,找来萧何商量:“小萧啊,这事可咋整?”

    萧何说:“莫慌c莫慌,待我略施小计”。他便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韩信当时在闹脾气,死活不去,实在推脱不过,就去了。因为刘邦曾承诺,只要韩信“顶天立地於汉土,绝不加兵刃於身。”

    吕后也算是聪明之人,抓到韩信,用大钟罩着并把他悬空吊着,用削尖竹子,一下下戳,待戳死之后,又下令“夷信三族”。

    就这样,一个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死了。

    比如皇帝的猜疑,荀彧,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c战略家,曹操手下的重臣。战吕布,胜官渡,荐人才,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的理想是辅佐一位英雄,能平定国内战乱,让大汉王朝得以延续,于是他跟了曹操。

    但曹操这人有病,“疑心病”。他说梦中杀手下大臣,其实他杀时是清醒的。他怀疑有人害他,他睡觉时有个习惯是床边放把剑。随着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大,荀彧发现曹操不是要兴复汉室,而是要自立门户。

    一天,荀彧对着镜子说:“要是跟着曹操干,就会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了;要是不跟他干,我去跟谁干?”

    这时候,曹操送来个盒子,荀彧一打开,空的三层都是空的。

    当天晚上,荀彧就三尺白绫自尽了。

    慕容忠问道:天池兄你可知空盒子的意思?

    天池回道:“三层果盒都为空,三十年辅佐意为汉,国以无汉,君无汉禄可食就是告诉荀彧我已经要废除汉室自己称帝而你忠心于汉室对我已经无用了,看你辅佐我这么多年我也不忍逼你服毒,你还是自己了结自己吧。”

    千诺道:“因为他是一个君子,一个理想的殉道者,在这种进退失据的现实中,他只有一死。他和诸葛亮是如此的相似,一生只愿做汉臣。

    曹操在第一次见到荀彧的时候,对他说:“吾之子房也。”曹操把荀彧当成了自己的张良。也许,荀彧死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