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五十一章 武功之战27(第1/2页)  龙兴之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璋、董卓和魏延几乎同时得到了郿坞一点的结局,心情是各不相同。

    刘璋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让人将这个好消息广而告之,整个大营顿时欢声雷动,虽然大营外还有八九万敌人,大营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可是所有人都明白,郿坞失落于己方之手后,魏延麾下十万大军随时可以驰援武功,董卓将同时面对来自西面和南面的双重压力,伤兵满营的董卓别说进攻,恐怕就连防守都不可能,可以这样说,当郿坞易手之时,刘、董之战胜负已成定局。

    董卓得知消息后则如丧考妣,此时此刻徐荣、董旻数万大军一日尽没,将他的西面暴露在魏延十万在军的兵锋之下,这等于宣告他的完全失败;董氏家族数代积累的财富,尤其是他入主洛阳后所聚敛起的财富全都成为了别人的战利品;更令他愤怒的是,自从吕布反出长安后,他认为长安仍存在反对势力,担心董氏族人受到伤害,因而将他们全部迁入了郿坞这个坚固要塞,谁料转眼便全部成了敌人的阶下囚,这等于说除了李儒、牛辅这两个女婿和子侄外,他几乎就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虽然他在长安城中还有一些女人,可是这些都只是他发泄欲望的工具,他从来没将这些人当作自己的女人,当然了,要是别人敢碰她们,董卓也绝不会放过,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他的尊严(此时董卓还不知道,牛辅这个女婿已经成了他人的俘虏,至于是为什么,后文将会记述)。董卓看着怆惶逃到武功的秘辉简直是怒不可遏,拍着案指责为什么徐荣、董旻等人皆战死,只有他逃了回来?当即便要将秘辉和两千临阵脱逃的羌兵尽皆斩杀,即使北宫衍再三肯求,董卓仍不依不饶。还是李儒挥退众人,单独对董卓说了一番话,董卓这才极不情愿的赦免了秘辉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秘辉领到了三十军棍。李儒说了些什么不难猜想,不外乎是什么如果将秘辉斩首,恐令北宫衍和羌兵心生怨恨,北宫衍手中尚有一万羌兵,加上秘辉部两千人,人数达到一万两千人,眼下郿坞已失,失利已不可搀回,只有退回长安死守或者是退守西凉腹地以避刘璋锋芒,此时西凉军兵微将寡,正是用人之时,而无论做何选择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保护撤退和来日东山再起,在此情形下一万两千羌骑不可或缺,只能笼络不能得罪之类的,若是重惩秘辉,很容易令羌汉之间产生矛盾、隔阂,更严重甚至会引发内乱。董卓考虑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己才同意了李儒的意见放秘辉一马,至于三十军棍,对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来说并不算什么,谁都以为秘辉逃过了一劫,谁知……

    军棍这个东西,是非常具有弹性的一处刑罚,因为施刑的人能够体会君主的心思,区别对待每一名受刑者。如果说君主对你没有失望,只是一种惩戒,来日还会起用你,那么军棍就是一种向征,别看打的凶,却是重重举起,轻轻放下,,这人没有一点罪名,他只是按照董卓的命令打了秘辉三十军棍,半棍子都没多,谁叫秘辉“身体”不行了?二是因为他没那个时间,他得知秘辉被打死的第一时间不是去找董卓抱怨,而是马不停蹄的找到北宫衍,好言相劝,一再表示这只是一个意外,希望不会因此而伤到两家情谊,同时表示会厚葬秘辉。

    上一次战斗,董卓竟然让北宫衍的族人离开坐骑,以步兵的身份参于攻击,结果两千羌兵成为了牺牲品,这明显是将他的人作为炮灰的行为已令他心中不满,这一次又被其害死他心腹爱将,他心里好受才怪了,可是想到董卓帮助自己报了杀父之仇,无论如何也算对自己有恩,而且此时两军还是枉在一起的蚂蚱,想要活命只能往一处使力,他也只得暗暗不岔的接受了李儒的说法。

    安抚住房北宫衍后,李儒又找到了董卓,劝了半天董卓才愿意就此事向北宫衍表达歉意,同时将秘辉以阵亡对待,表示会厚敛秘辉,并给秘辉家人一笔丰富的抚恤。接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