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是机会,就一定要抓住(第2/3页)  寻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乐观。根据内卫的粗略估计,在湘西地区,占山为王或者流落为匪的,多达数十万人。这些人广泛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拿起刀就是匪,放下刀就成了乡民。

    消息的闭塞以及长期以来接受部落头人的统治,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于新近进入的唐军,从主观之上就抱着极大的敌意。保卫乡梓,保卫家园是丁氏以及那些部落头人们打出来的旗号,而这个旗号,无疑是能蛊惑许多人的。

    所以对于湘西,光是军事打击,是完全达不到目标的。大规模的军队出击,得不偿失甚至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大败,这样的风险,不管是那个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而小规模的剿匪虽然效果显著,但成效太慢。

    所以,面对湘西地区,除了军事上的强力压迫之外,经济之上的绞杀,也是另外一条道路。

    先是对这些山匪进行最大程度的经济封锁,不让一匹布,一粒盐流入大山,使得山内这些流匪愈来愈贫困,愈来愈活不下去。

    而在另一边,却又在其它一些地区,大力发展经济,修建道路,建立厂坊,招收工人,同时诱使或者是强迫这些山民下山,加入到这个体系当中。

    李泽相信,只要这些人出了山,放下了刀,拿起了锄头,锤子,学到了一门足以养家糊口的技术,他们是绝不愿意再进山去过那种朝不保夕,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日子的。

    安定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想法。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银钱投入。

    朝廷是真没有钱来做这些了。

    有限的预算,要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去,比方说修道路,修水利,还得要在那些地方维持强大的军事存在以及源源不绝的对山匪的军事打击,想要再投入大量的银钱去发展经济,建立厂坊,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把虞书欣这些人组织起来,足以完成这第二个使命。

    现在李泽治下的大唐,疆域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西域以及青藏都已经被唐军实际控制,而大唐强悍的水师,正在筹划着进入马六甲海域,一旦完成了对这个地方的掌控,则大唐在事实上就远成了对本土的封闭。使得大唐真正地被装在了一个保险箱当中。

    只要能维持这个态势,那么可以说在接下来的数百上千年之中,大唐便永远不会有外患之忧,所以做的,无非就是稳定地发展,把重心放在解决国内矛盾之上了。

    但这,都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

    不说西域,青藏现在还处在半原始的状态需要大力发展,便是李浩的远征舰队所列出的需求清单,便足以让朝廷的高官们人人都焦头乱额。

    但这件事情,李泽却是坚持要去做的。

    朝廷拿不出来钱,便只能内部挖潜了。

    所以,以前由朝廷控制的诸如矿山之类的生意,将会一步一步地放开。湘西,只不过是一个试点而已。

    朝廷想要在这里摸索出一整套的方法,既放开矿藏之类的生意,同时又要做到有效的控制。

    虞书欣所代表的这群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人群。

    即便是出了什么乱子,朝廷也有足够的力量,在将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之下,处理好收尾工作。

    “做不做?”李泽看着虞书欣,也看着厅堂里所有的其它商人。

    “做!”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所有的商人们,异口同声地大声道。明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不容易,朝廷也不会就此轻易地将一块大肥肉无偿地塞到他们的嘴里,但这仍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再向前发展一步的诱人的机会。

    这些人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他们需要一个契机,来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而眼下,契机出现了,怎么可能不牢牢抓住。

    每个人都深信自己一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