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徐想的大想头(第2/3页)  寻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陛下,比方说工部,我想将其拆分,道路交通一块,水利建设一块,工业制造一块等等。”徐想试探地道:“再比如说户部,财政的归财政,赋税的归赋税,金融的归金融,像人丁啊,土地啊诸如此类的,都可以细分开去,不再让他们胡子眉毛一把抓了。”

    大唐官员现在的压力非常大,李泽是很清楚的,这样的状态不可能持久,他也是明白的。总体上来说,大唐现在从地方到中枢,整个的官僚体系,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原本的体系大致相同,徐想提出的这个建议,就是要从根本上改革官僚体系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收权的过程。

    分得越细,权力便会愈加地向上集中。当然,这一层意思,徐想不会直说,明白人一看这个方案,也就明白了。

    不过这是大势所趋,对于李泽来说,这一步,迟早也是要走的。

    “你测算过没有,如今这样细分的话,要增加多少官员才能完成?”李泽问道:“财政的负担会增加多少?运行的成本会增加多少?”

    “有一个基本的预估。官员的数量,至少要翻上一番。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起码也要数年的时间,才能一一完成,所以,臣认为,是可以承受的。至于财政负担运行成本,臣觉得不是问题,因为在细分之后,官府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而提高的效率所带来的收益,绝对不是增加的这一点点薪俸和运行成本所能比拟的。”

    “这个口子一旦打开,以后官僚系统只怕会越来越庞大,会不会造成新的冗官冗吏呢?”李泽又问道。

    “陛下,凡事有利则有弊,不可能尽善尽美的。至于您说的这些,臣认为,只能在运行的过程之中来逐渐地完善,只要利大于弊,就该坚持下去。”徐想语气坚定地道。

    “这件事情,在经济发展委员会已经达成共识了吗?”

    徐想苦笑一声道:“当然是没有。毕竟很多人会反对这件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权力被削减的问题,如今在发展委员会中,只有陈文亮坚定地支持我的想法。但如果陛下肯发话,这件事情,必然会迎刃而解。”

    “不见得!”李泽淡淡地道:“这件事情太大了,肯定要拿上最高委员会来讨论。而一旦你哪里动了,其它几个委员会,必然也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虽然阻力不会有你那里哪么大,但一定会有。别忘了,就算加上我,也只有三票。”

    “只要陛下说了话,他们谁敢反对?”

    “那我建立这个最高委员会的意义何在?”李泽摇头道。

    徐想顿时语塞。

    “这件事情,你想至上而下来进行,显然是行不通的。”李泽道:“但如果自下而上,那就不一样了。”

    “陛下其实是支持的?”徐想又惊又喜。

    “我觉得,你可以选择一个地方来作为试点来做这件事情。如果这个地方做得好,那么,便可以推而广之。从下到上,倒逼而来,到时候,就算某些人不改也是不行的。”李泽笑着出主意。

    “自下而上,先一个试点?”徐想顿时陷入到了沉思。“不知陛下觉得哪里合适?试点一旦确定,肯定天下瞩目,到时候必然是赞扬有之,诽谤亦有之,想要抗住这个压力,这个人的肩膀必须得硬,而且还要与我们的想法差不多,这个人可有点难得找出来啊!”

    徐想抬头,看向李泽的双眼,半晌突然明白了。

    “我晓得这个人是谁了。”他叫了起来。“章循,山东章循是不是?”

    “也可以是河北!”李泽笑咪咪地道。

    “河北,候震?那可是老派官员的代表人物。”徐想大摇其头:“此人资历老,功劳大,头倒是铁,只怕是对我铁。”

    “候震年纪已经很大了,该让他荣养了。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