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长安(下)(第2/3页)  寻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整肃之后,与过去了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对内的情报监控大幅度削弱,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地方靖安军。而对外的情报工作,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量的精干人员,开始向外散发,不仅仅是对南方,这些情报人员,更是向着海外出发,去开辟他们的另一个战场。

    在大唐内部,李泽可没有搞特务政治的想法。这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的。李泽也没有连自己手下穿什么底裤,在跟自己老婆敦伦的时候说什么都感兴趣的邪恶爱好。

    而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委员会,现在看起来,徐想还是相当称职的。在稳固现有的成绩的基础之上,一项项新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逐一出台,步子迈得虽然大,却又不失稳健。

    这就是当初他不愿意选曹信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曹信,一定会沿着既有的路子,按着现有的调子,以稳为主。

    而徐想更年轻,更敢干,也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并且此人有着在基层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又兼顾了如何将风险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李泽自问,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对于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还是缺乏必要的认识的。他也习惯于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而不惮于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

    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那就是一座山。

    那是会压死人的。

    而徐想,则在竭力地弥补着这一点。

    两人既然在这里遇上了,干脆便让刘新在他的新农庄里安排了一顿晚饭,虽然只是一些素食,但却都是暖棚里种出来的新鲜的疏菜,两人却也吃得尽兴,更重要的是,谈得尽兴。

    徐想已经下定决心要推行夏荷的新货币了。

    第一步,是在军队和官吏之中推行。这两个团体,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第二步,便是号召所有的义兴社员们开始使用。整个大唐上百万的义兴社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这是一个巨大的团体。

    当新的信用货币站稳脚跟,贵金属正式退出通用市场之后,朝廷能做的事情,可就更多了。

    作为金融方面的大行家,李泽不免为徐想好好地补了一节关于货币的课,让徐想受益非浅。

    回到兴庆宫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李泽没有想到,公孙长明,居然还在等着他。

    这让他不禁眉头微皱起来。

    不是因为公孙长明这个时候还来找他。而是因为,能让公孙长明在入夜了还非得等着到他回来汇报的事情,就一定不是小事。就一定会是一件让他意外的事情。

    李泽讨厌意外的事情。

    作为大唐的皇帝,作为这片土地之上权力最大的人,他更喜欢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的感觉,而意外,惊喜,则代表着有什么事情脱离了他的控制,在朝着他不知道的方向发展。

    这就让人开心不起来了。

    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李泽都不希望有什么让自己意外的事情发生。

    小书内不管李泽在不在,在这样的季节里,永远都是温暖的,就像在夏季里,这里永远是凉爽的一般无二。

    陈文亮不出李泽意料之外,被徐想弄到了经济发展委员会中任职,而陈文亮临走之时为李泽推荐了新一任的贴身秘书,此人也是秘书监出身,武威书院毕业,比陈文亮低上一届,今年不过二十六岁的陆临。

    正在整理文书准备离开的陆临,意外地看到了李泽与公孙长明联袂而来。

    赶紧为二人泡好了茶,陆临便坐到了角落的小案之上,磨墨提笔,准备记录二人的谈话。这是他的职责之一。

    公孙长明带来的消息,果然让李泽惊喜莫名。

    广州小朝廷内部动乱。

    向真干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