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研究受阻的救赎(第1/3页)  怀璧寻宝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怀璧寻宝录最新章节!

    送走几位太太,叶珠纬终于得闲去找第二块碑。习习瞧着她旋风般地刮到了楼外,完全没机会提醒她该吃午饭了。

    第二块碑立在小山包的山脚下,不远处还有一眼泉水,唤作小怀璧泉。这儿比较偏僻,平常没什么人过来清扫,叶珠纬用几把树叶拨弄了好久,才将碑背清理干净。仍是在刻前两句诗的位置,又有两句新的。

    “踞臼花石硕宝出”

    “阴晴未竟衔风雪”

    看到硕宝二字,她的眼珠子刷的亮了起来。说不定真有宝藏呢!

    她掏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将诗句抄好。虽说原主出身富户,夫家又是驰骋华夏的军阀家族,但乱世哪里说得准的,搞不好下一秒就破产荡业,她还是手里藏点钱保险。

    再说了,作为解密爱好者,刨根问底的欲望恐怕是她目前在这个世界维持理智的唯一办法。

    她靠在石碑上,将四个句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仍是百思莫解——顺序好像不太对。作为一个古文经常掉链子的理工学生,她恐怕是将纸看穿也没辙。

    这时候叶珠纬才想起家里另一位读书人——喻无臣。

    今早狼狈的场景闪现于脑中,不行不行,她还是乖乖自己查资料吧。

    翠姐将她带到一楼的大书房,她推开门,登时傻了眼。怪不得刚才翠姐说没有大书房找不到的书,从地板顶到天花板的书架,书本挤得满满当当,正可谓插架万轴、南面百城。

    叶珠纬扇了扇风,某些书已有些年头了,免不了散发些许霉味,这时代的油墨味道也不轻。

    花了大概半小时,她终于寻到了一本作诗入门。判定四个音调之平仄的艰辛按下不表,她又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的规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按照平仄和韵脚,这首诗的顺序应该是:

    为若留春吟子夜,寒宵欲往作雅图。

    阴晴未竟衔风雪,踞臼花石硕宝出。

    她自然不敢完全肯定,只得凭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继续推断。

    这首诗前半部分好像讲的是夜晚失眠靠吟诗画画打发时间,后半部分又讲的天气不大好,前后不搭调,她一个古文白痴表示理解无能。

    不过这也更坚定了她对这首诗是寻宝决的判断,毕竟除非意有所指,不然一个金朝大官怎么会写出这种近似打油诗的东西来。

    对着那几个字琢磨了一小时,叶珠纬决定重新勘测现场,一定还有别的线索。

    她将两块碑上的诗句做好记录,又将它们的外形和方位朝向做了比较。不过前者肯定比后者更有价值。搬进来的洋人可能挪动过石碑,也改变过建筑布局,只靠石碑的方位朝向容易出错。

    两块碑上刻着同一首诗,或者说同一大拨诗,大约四十句。她只得一只胳膊夹着墨水瓶,一只手托着本子写字,远看仿佛是个玩杂耍的。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嗯,不是高考必备的……

    她只得回到大书房,认命地翻找。没有电脑的年代实在折磨人啊!但求这诗不是藏宝人原创的,不然她怕是要跪。

    叮叮当当折腾到了傍晚,天色渐渐暗下来,翠姐怕她伤眼睛,贴心地替她拉了把台灯。

    黄澄澄的灯光照在厚重的书皮上,叶珠纬忽然很想家。

    十几天前,她还在大学按部就班地上课,周末溜回家吃爸妈做的饭。现在倒好,灵魂寄住在陌生人的躯体里,躯体又寄住在陌生丈夫的屋檐下。

    为什么非得是她碰上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