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酒宴议朝宴(第1/2页)  华天夏之大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嵩?

    再看了一眼在场的李恪,刘询,赵伯琮还有霍去病等人,许宣瞬间便明白了。

    这四人不是大将军之子就是大将军的心腹,严嵩能同时惹上这些人物,目前看来只能有一件事。

    许宣试探着问道:“是因为那件事?”

    李恪道:“正是前几日范先生与咱们说的那事。”

    白居易几人并不清楚许宣与李恪在说什么,但能让李恪等人一点都不顾及严嵩的面子,那么此事肯定非同一般。而且李恪口中的范先生应该就是丞相范蠡,现如今两位丞相乃是嬴政的左膀右臂,几乎所有大事都脱离不了这两人,结合近日涉入官场后听到的一些传闻,从李恪的身上似乎也得到了印证。

    “李三公子,近日京中盛传几位将军将要一并封王,可是此事?”白居易道。

    “盛传?他们做事还挺利落。”李恪冷笑道。

    白居易干笑道:“略有耳闻罢了,此事主要也是在酒场中流传,一般人还是不得而知的。”

    李恪微微点头,然后道:“既然都已经传开,而且严嵩等人也跳了出来,此事也不算说不得了。今日皇上在武德殿朝宴群臣,庆刘大将军,霍将军凯旋,严嵩便在朝宴上‘借’传闻提及了此事,多位朝臣也随之附和。”

    “那皇上的意思?”元稹问道。与人分治天下,注定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

    刘询笑道:“群臣进言,皇上自然是准了。”

    除了李恪等人脸上带着一些笑意,白居易几人则是有些惊讶,许宣也露出了果不其然的笑容来。

    短暂的惊讶过后,白居易率先反应过来,笑道:“那便要恭喜几位公子了。”

    将军封王,那么这些个将军的儿子自然也就有了爵位,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嬴政这么简单的就准了封王一事,这未免也太大度了些?

    却见李恪摇了摇头道:“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皇上是准了,可却有人要横生枝节啊。”

    众人皆看向了李恪,等着李恪继续说下去。

    原来嬴政准了封王一事后,见已成定局,有些大臣便在宴席上小声议论,说新朝初立,诸王当列爵不临民,分封不赐土,食禄不治事,而一些人则认为王爵承袭也应有度,切不可世袭罔替。

    这些人的意思很明白,既然皇上要封王,也应虚封,诸王只有封号,有地位,有与地位相匹配的待遇就好。或者实封,但其子孙若要承袭爵位也应要有条件,世袭罔替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声音虽小,但架不住人多,最后便又传到了嬴政那去了。或许嬴政也意识到了这些大臣在暗示些什么,但他已经允了封王一事,大臣们会有些议论也是自然的,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像严嵩那样直言进谏,也就不能认为他们真的就是在暗示什么。

    然而几位将军也都听在了耳中,只是对他们来说却并不能多说什么,全因嬴政已经答应了封王。最后还是嬴政出言朝宴应勿妄国事,授封一事留到朝议再行定夺才止住了大臣们的议论。

    达到了想要的目的,这些大臣自然闭口不再议论,而对于刘彻,李世民,赵匡胤,冉闵四位大将军来说却并不是善意之举。

    “这。。严嵩的胆子也太大了些。竟敢。。竟敢。。”白居易深呼了一口气,看着眼前几个将军的儿子也不知如何再说下去。

    “其实,严嵩的胆子也并没有多大,一来虚封等提议并不是他提出来的,而是其他人。二来他也是提及传闻才奏请分封几位将军,就算皇上有所怀疑这些事都是严嵩所为也找不出证据。怎么说皇上最后也不会怪罪到严嵩的头上,因为论功行赏本就是金科玉律,我想这便是严嵩敢出头的原因。”赵伯琮道。

    刘询笑道:“只是这赏大到把皇上都给算计进去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