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码头(第1/2页)  华天夏之大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公子,这个张顺是咱们村子里水性最好的了,有个浪里白条的外号。他说的话准没错的了,你看。。”宋江在一旁问道。许宣说建个码头很重要,听了白无净说了其中关系便也觉得村子未来的确要有个码头才行。

    “张顺的水性数一数二我知道的。”许宣道。

    众人疑惑的看向许宣,包括张顺本人,都好像在问怎么知道张顺的水性好一样。

    “你们看我干什么,张顺那白如雪练的身子如鱼一样,一看就经常下水,水性能不好?”许宣道。自然不会真的跟他们说是如何知晓张顺的,况且说出来也未必有人信。

    事实上许宣觉得也没说的必要,因为这里的梁山与人物跟自己所看过的水浒传有些人是能对上号的,但是所经历的事却大有不同。

    听到许宣的解释众人才明悟,又对许宣的观察入微有些赞赏。

    “既然依张顺所言,这条河的深度足以行货船了,那你们选一处方便装卸货物的地方建一个码头吧。一定要建稳了,按照李淳风说的,这要是下几场大雨,还得能扛住洪水的压力才行。”许宣缓缓道。

    “实不相瞒,许公子,咱们这没有人知道怎么建码头啊。实在是村子太穷了,没有银子建不了,而且认为建了码头也没用啊。。”宋江汗颜道。

    难怪这个村子这么穷,想要富先修路的道理都不懂,许宣心里道。

    “你知道你们错在哪了吗。不是因为穷才无法建码头,而是因为没有这个码头你们才会这么穷的。”许宣缓缓道。

    “此话怎讲。。”宋江小心问道。心中在想着为何这码头如此重要。

    众人也在等着许宣给出解释,因为许宣到目前为止所说所做都有理有据。能听许宣一番话,可是胜读十年书啊。

    “第一,你们这附近闹山贼,寻常老百姓都不敢往这走,经商的又怎敢往这条路走呢。”

    说到闹山贼,宋江李逵等人脸色微微一变。

    “第二,你们这有河却不建码头,自然也不会有船经过这里。旱路不敢走,水路没人来。你们与外界没有联系,外面的东西进不来,你们的东西也出不去,物品得不到流通那银子自然也没有流通。嗯。。不对,是你们的银子只能流出去。”

    “有句话叫做想要富先修路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你说你们这有现成的路,却闹山贼。有现成的河,却没码头。这不是自己把路给堵死,想不穷都天理难容啊。”许宣摇头道。

    众人在默默的听着许宣说,心中也在不断消化,越听越想越觉得许宣说的话实在是有道理。

    “还有你们认为建码头没用,却不知道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道理。东西东西,买东卖西。在你们这东西却都成了死水。或许你们说你们这没什么东西可以与人交换的,别人也看不上这个穷山村里头的东西。那么这个想法又要错了。”

    宋江等人一脸懵逼,自己什么都没说,咋又错了?却听着许宣继续道。

    “货物的流通很重要,但是人的流通更重要。货物的流通带来的是银子,人的流通带来的是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地望城那些商铺都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虽然进来的人未必都会买东西,但至少带来了期望。若一个人都不去那家铺子,那就根本没法卖出东西。而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哪家铺子人多,越多的人就爱逛那家铺子,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做到有人来,才能做到越来越多的人来。”

    从众心理?众人在心里默默的想着。

    “所以这道理用在你们村子也一样。没有码头,没有人来,自然也不会有机会,货物也就没法流通,银子进不来,你们该穷还是得穷下去。”

    “那。。也不是建了码头就一定会有船经过这啊,而且我们这还真没什么东西可以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