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38章:燕垒雏空日正长(第2/3页)  逍遥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于太子一课可好?”

    太子刚要答应,见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对着王振说了几句,王振听完皱了皱眉头,好一会儿“哦”了几声,忙走到了太子面前,拉着他说了几句,太子点了点头有些恋恋不舍的看着王振去了。

    王振一走,大殿里只剩下杨峥与太子、郕王三人了,太子看了看杨峥问道:“杨先生开始吧?”

    一句先生算是承认了杨峥作为老师的身份了,杨峥嗯了声,任由太子坐到了主位、郕王坐在了侧位后,杨峥向着两人行礼了后,一屁股坐在了两人对面,略一沉吟后,道:“微臣奉皇圣旨,为殿下讲讲课,可微臣思来想去,平日里宫里的三位杨大人,李时勉、钱习礼、陈循,翰林院的苗衷,高谷,马愉都是学府五成的读书人,说到学问,微臣自问不他们,所以微臣想,太子、郕王最不差的是圣人的学问?”

    太子与郕王一听这话,顿时大喜,太子道:“先生这话儿算是说对了,那些先生平日里说得最多的便是孔孟之道,虽不敢说精通,但也算是倒背如流了。不信,我给先生背一段!”太子说完,不等杨峥答应,自古的背了起来:“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刚开了头,太子背不下去了,正要放弃,忽听得一个声音从太子一旁响起:“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很好!”杨峥用力点了点头道:“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些道理与君王而言,可是大大有用,但不否认要理解起来有些麻烦,微臣是个怕麻烦的人,才懒得来给太子说教!”

    太子嘻嘻一笑道:“这个本太子喜欢!”

    郕王道:“老师课不说孔孟之道,你我们说什么?”

    杨峥道:“说你们没听过的,没看过的,没学过的,将来要看的,要听的,还要做的事情可好!”

    太子道:“好,好,不怕先生笑话,我早这么想了,只可惜那些大学士非但不愿意说,还给父皇了奏折,害得我被父皇训斥,要是那些大学士都有先生这等见识,我兄弟二人也不会那么讨厌他们了!”

    “是,天天说的都是孔孟之道,好生无趣的很!好不容易盼来了这么有趣的先生,先生可要给我们好好说说才好?”郕王急切的道。

    “不错,不错!”太子也附和道。

    杨峥笑着道:“那好,微臣好好给两位殿下说道说道。”

    一听杨大人这话,两位皇子立即坐直了身子,两张稚嫩的小脸满是对杨大人的期待。

    午后的阳光柔柔的,带着春日特有的暖意,两个太监了三杯茶汤,几盘小点心后,彼此退到了一旁,杨大人旁若无人的吃了几口茶汤,品了几口点心,才开始说了起来,这几年杨大人走南闯北去的地方着实不少,不说偏远的安南,说富庶的江南,辽阔的北方草原,温柔乡的杭州城,以及眼前的这座紫禁城,能说,要说的东西实在不少,各地的风土人情,风流趣事莫不是信手拈来,带着杨大人说书的口吻,说起来倒也有趣,况且以杨大人今时今日的地位身份,在见识自不是那种井底之蛙,没说到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总能插科打诨说一段发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