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89章:最佳人选(第2/3页)  逍遥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难得是为人谨慎,有从军打仗的经验,一年前的京城保卫战无论是战术,还是阵法都用的极好,微臣自叹不如,算得上是最佳人选!“

    朱瞻基又问杨溥,得到的回答一般无二,如此一来,三位重臣异口同声,群臣就算有反对意见,这会儿也该掂量掂量了,所以堂上一片议论之声,却是没人出来反对。

    朱瞻基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扫视了一年群臣,问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文臣素来以三杨为首,此时多多少少都表示赞同,而武将则是一言不发。

    朱瞻基看了看,道:“薛爱卿,你意下如何?“

    薛禄征讨乐安州后,奉命与尚书张本奉命留守乐安。宣德二年,藩王的威胁解除,他又巡视畿南各府,并严肃军纪,不许军士扰民。后来,薛禄再次担任镇朔大将军,北上巡视开平,此后驻扎在宣府。

    这时,瓦剌进犯开平,撤军时在三百里外扎营。薛禄率精兵昼伏夜行,三天后赶到敌营,派轻骑冲锋,大破敌军。薛禄回军后,见敌军跟踪在后,又将其击败。不久,薛禄被召回京师,此时闻言,想了想走上前抱拳道:“诸位杨大人的推荐,微臣没什么意见,只是安南事上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只怕与国不利,因此末将以为,这人选还是在慎重些为好?”

    朱瞻基哦了声,道:“薛将军素来知人善任,此番如何说话,想来是有了合适人选了?”

    薛禄道:“回禀皇上,微臣的确有了人选?”

    “何人?”朱瞻基问道。

    “南京兵部尚书张本?”薛禄大声道。

    众人本以为薛禄会推荐个武将,或者王孙之后,还想讥笑几声,可一听是张本,刚刚还想讥讽的人,立即将口中的话儿吞了回去,偌大的金銮殿上立即变得安静无比。

    杨峥微微感到有些诧异,心道:“这张本是什么来历,为何众人这般表情。

    张本大有来历,此人在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被授予江都知县。燕王朱棣的部队到达扬州时,御史王彬据城抵抗,被守将所缚。张本率父老迎接并归降。朱棣因滁、泰二州的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便命他们与张本同为扬州知府,偕同现任知府谭友德治理府事。不久他升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此后多次督运粮草。

    为官数十载,极为清廉,明成祖朱棣也深知这一点。一次宴请近臣时,在每个人的岸上摆一银器,把这些都赐给在座各人,唯独给张本的案上摆陶器,朱棣对他说:“爱卿号称‘穷张’,银器也没什么用。”张本叩头致谢,在永乐一朝却是极富盛名,只是官儿一直没做上来。

    直到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他被任为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务。被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并请严整武备。朱高炽接纳了他的建议,并把他留在行在兵部。

    宣德初年,工部侍郎蔡信请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张本说:“军匠二万六千户,分属于二百四十五个卫所,为匠的人暂且每家役使一丁。如果全部把他们征来,每家按三四丁计算,为数将近十万。这样则

    不但军伍缺少,而且人情惊骇,所以不可行。”皇上朱瞻基称赞张本的意见。

    征讨汉庶人时,张本随从,处理军饷。汉庶人就擒后,张本受命安抚他的部众,并登记其余党。回来后,他将军政久弊,jian邪之人通过纳贿得以脱籍,而把平民拉来充实军伍的情况报告了皇上。皇上挑选廷臣四出,进行改正。当时马匹大量繁衍,畿内军民被畜牧所困,张本请到山东、河南、大名等府分别牧养。山东、河南养马自此而始。晋王朱济火黄犯行为不法被削夺封爵,张本奉命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此主意甚好,被朱瞻基采纳,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但宣德一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