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5章:锦水汤汤,与君长诀(第2/3页)  逍遥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了一眼樊忠,一颗芳心砰砰砰‘乱’跳,待碰上了对方灼热的目光,一张俏脸立即泛起了红晕,对那老妈子轻应了声道:“翠儿知道!“

    “樊兄弟恭喜了,再过一关你就抱得美人归了,到时候可别忘请我们喝杯喜酒啊?”段誉等人一脸羡慕的道。

    樊忠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道:“一定,一定!”

    高航在一旁看得羡慕,说道:“段兄弟你才需不错,不如也闯上了两关,也娶一个姑娘回去,天冷了给你暖暖被窝也不错啊?”

    段誉嘿嘿一笑,道:“这感觉倒也不错!”

    两人说得有趣旁若无人的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小姐看了一眼段誉,没好气的哼了声,这一声不大,却足够让段誉听得到。

    段誉正笑得欢实,冷不防的听到大小姐冷哼了声,立即面‘色’不好看,咳咳了两声,一脸严肃的道:“高大哥你说什么,什么暖被窝,我段誉可是正经人呢,这样的事情我哪能做得出来,这样的话儿,可不能对我再说了?”

    高航一愕,一脸茫然的看了看段誉,又看了看大小姐,心领神会的道:“那是,那是!”

    杨峥看得好笑,偷‘鸡’不成蚀把米,也让你们尝尝冷面大小姐的厉害。

    正暗自欢喜,冷不丁的忽见大小姐目光扫来,杨峥心头一惊,总算是见机的快,立即收敛了笑容,眼观鼻,鼻观心,一副高僧入定。

    “咦,大小姐你老看我做什么?”杨峥笑‘吟’‘吟’的问。

    大小姐鼻子里哼出一声,偏过了头去,一言不发。

    这时,水榭一阵响动,只听得那小翠儿脆生生的声音传来:“樊公子,这第三关便是这‘花’灯了,你可要看仔细了?“说完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杨峥。

    ‘花’灯是一盏走马灯,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甚是好看。

    “是走马灯——?“段誉眼尖看了眼便叫了起来。

    走马灯是元宵节最常见的一种,这种‘花’灯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走马灯因能转动,极受文人雅士喜欢,他们常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因此有了灯谜。

    此时那走马灯里点燃了一只蜡烛,马灯在热气的推动下,缓缓转动,不多时转出了一面,面上竟是两个正楷大字——细君!“

    杨峥看得有些不明白,皱着眉头道:“细君,这是灯谜么?“

    大小姐听得掩着小嘴一笑,道:“你这人平日里看你聪明的紧,怎么连“细君”都不知道?“

    杨峥心道:“这个不知道有什么好奇的,我还知道老汉推车呢,你知道么?“自然这话儿是不敢说出口的。

    大小姐嬉笑了片刻,便出言解释道:“昔日,汉武帝赐‘肉’给群臣,东方朔抢先拔剑割了一块‘肉’,想带回家。武帝问他为什么,他说带回去给“细君”。细君是东方朔妻子的名字,后人遂以“细君”泛指妻子!”

    杨峥“哦”了声,道:“这‘花’灯上留下”细君“二字,看样子是灯谜了?”

    大小姐点了点头道:“这灯谜倒也有些不简单,今撇开原典,将“细君”别解成“小君主”,以“细”扣“小”,“君”扣“皇帝”,遂得出谜底“小皇帝!“话音未落,小翠儿便轻声道:”姑娘好才学,这第一谜算是破了?还有三面谜底,只需姑娘应上了,这第三关便算是过了——?“说到最后声音小了许多,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