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求存(一)(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进山西派人传报即可但稳住姜瓖怎么个稳法儿?”
    穆公淳尚未回答负责守备东城的无俦营左哨哨官吴鸣凤匆匆忙忙跑来道:“紧急军报有一拨鞑子正朝卫城方向来已在十五里处!”
    “阿济格来了?”在场军官们面面相觑。
    紧接着散布在外的数名塘马鱼贯而入接连禀报将至清军的情况。原来这支清军乃是不久前从怀安卫城分处的别部看旗号不是阿济格而是清军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以及镶黄旗汉军固山额真刘之源。
    “怀安卫城兵虚城薄鞑子大军围攻弹指可下。”穆公淳分析道“但是此番阿济格自己却没有来只派了谭泰唯有一种可能。”
    马光春颔首接话道:“不错阿济格想先北上把侯总管、孙传庭等解决了再大举进犯大同府。派谭泰、刘之源先来此目的是牵制大同府的军队免除后顾之忧。”
    事实确实如他们所猜测的那样。
    阿济格此番从北京带来的满蒙汉八旗兵共有三万一万留在了宣府镇城两万带来截断怀安卫通道。侯大贵离开怀安卫城后城内守军仅数百老弱病残哪里抵挡得住清军猛攻不到半个时辰即告失陷。阿济格以北面尚有侯大贵、孙传庭两部明军不利大军前行的考虑自率万余人北去柴沟堡歼灭明军另差遣谭泰等往大同府牵制有可能趁隙出头的明军。
    谭泰统率的正黄旗前身是努尔哈赤时期的正白旗由黄台吉亲带。黄台吉继位后受“黄旗乃国主之色”的礼制影响将两白旗与两黄旗的旗色对调原先的正白旗由便转为了正黄旗。后来黄台吉趁着正蓝旗两任旗主五哥莽古尔泰与十弟德格类先后死去、正蓝旗暂无旗主之际趁机将正蓝旗没收并通过将正黄旗、镶黄旗与正蓝旗拆分重组的手段把三旗紧紧掌握在手巩固了实力。
    终黄台吉一朝正黄旗在八旗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初多尔衮执政遭到的重重阻力最大便来自拥戴黄台吉之子豪格的两黄旗直到最后拥有两红旗的代善表态、两蓝旗的代表济尔哈朗妥协得到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才以绝对实力逼得两黄旗黄台吉遗臣们退让从而顺利上位。是以就算多尔衮最后掌权对正黄旗亦多拉拢并未有分毫怠慢。
    谭泰虽出身东海女真但建州女真当初为了与海西女真等为敌对东海女真极力拉拢关系非常亲密。其兄扬古利与费英东、额亦都等人一样在努尔哈赤微末时便依附之为后金开国大将故此八旗权贵中谭泰的地位亦高。他早年以勇猛闻名在破边攻明、征伐朝鲜等战事中多立战功松山堡之战中带兵截断明军退路又获大功。
    阿济格出兵谭泰为其左膀右臂主动请缨往攻镇虏卫。他部下为正黄旗满洲兵马总计从北京带了二十个牛录。清军兵制每满洲牛录出披甲兵二百名其中马军五十名最骁勇分别为葛布什贤超哈、巴牙喇营与阿礼哈超哈三种编制。按比例每牛录葛布什贤超哈是为白甲巴牙喇之中最为善战之辈两名巴牙喇营为白甲巴牙喇八名阿礼哈超哈则为披甲马军四十名。除了阿礼哈超哈葛布什贤超哈与巴牙喇营都在黄台吉时期从各旗抽出单独建营分别以葛布什贤噶喇依昂邦与巴牙喇纛章京为主官统带。
    比如这次跟着谭泰作为辅佐的便有因在皮岛之战取得彪炳战绩被赐号“巴图鲁”、汉语意味“勇士”的巴牙喇纛章京鳌拜鳌拜巴图鲁虽是镶黄旗人但两黄旗不分家他此番亦带了千人规模的巴牙喇营兵随战在后压阵。谭泰所部正黄旗满洲马步披甲兵则有三千八百来人。此外还有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刘之源的一千汉军步军。
    八旗满洲、蒙古及汉军编制不同满洲每牛录出二百名混杂马步军蒙古每牛录人少且只出五十名马军汉军每牛录出一百名步军。由此作战时通常以两满洲牛录配一汉军牛录以补满洲牛录除五十名马军之外阵列所需二百步军的空缺。
    所以谭泰此次带来的战兵有正黄旗满洲兵三千八百名、巴牙喇营兵千名并镶红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