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捭阖(一)(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人意料如今更以弱胜强更令人诧异。
    “北边的兄弟探得闯贼在山海关兵败后退回北京。后追兵至两下又混战于关厢闯贼再败李闯匆匆忙忙登基称帝随后就率所有兵力撤走了。”
    “大难临头还不忘称帝。”侯大贵冷笑“看来李闯还真把这天下当成他家的了。”李自成此前曾在西安称帝之所以再次称帝北京明摆着是为了宣告他的正统地位。
    徐珲不解道:“闯贼士气如虹更挟众十余万吴三桂有多少人马如何能败闯贼至此?”他早年曾在九边服役对辽东的军务有所了解更知明军在松山堡之战后辽东军事疲敝凋零已不复当年盛况当真想不通顺军到底犯了什么致命错误以致大败。
    赵当世说道:“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或许得等陈公、元亨他们回来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吴三桂并非仅凭孤军战胜了闯贼一锤定音的是鞑子。”
    “鞑子?满洲鞑子?”侯大贵啧啧道“吴三桂与鞑子作对十余年到头来还得去求老仇人真拉的下脸。”和李自成对清国的漠视不同赵当世对清国的动向一向很关心经常派人打探也时常将有关清国的情报分享给身边的文武。
    郭如克却眉头紧锁道:“鞑子真有这么厉害?”
    赵当世点头道:“从鞑子和我大明数十年的争斗看来其兵战力必然不弱。”
    郭如克默然沉思。
    侯大贵这时道:“闯贼败了也就败了他是咱们的对头败了更好与咱们打西安有甚干系?”
    赵当世却摇头道:“不然闯贼若在北边胜了我军才得抓紧时间攻下西安。”看侯大贵一头雾水突然转问“老侯你要是闯贼兵败北京后会怎么做?”
    侯大贵不假思索道:“北直隶新占之地人心未附今又新败自是要速速撤退。这一点我和李闯一个心思。”
    “速速撤退撤去哪里?”
    “主公不是明知故问在外吃了亏最稳妥的当然是先躲回家了。回到老本别人追上来有主场之利。别人不追我也能养精蓄锐再杀回去报仇!”
    “好那么闯贼的老本在哪里?”
    侯大贵回道:“李闯的宫殿都在西安那便是陕西了。”
    赵当世抚掌道:“这便是了。闯贼上下大多陕西人李闯更是定都西安他在北京不利心中所想必是退回西安重振旗鼓。可要是我军提前将西安打了下来他还会回来吗?他不回西安又将去哪里?”
    徐珲接话道:“主公明智。西安府及关中乃陕西中心一旦丢失陕西于闯贼而言便无意义他绝不会自投罗网。”
    赵当世道:“对闯贼秉性难改没了老本就如无根之木十有八九会再成流贼。他从北京南下不来陕西便将转向山西、山东乃至河南、东南甚至湖广。这些地方我军兵力薄弱恐怕难挡倾力而来的闯贼。可要是匆忙布防则会扯动全局造成我军全线部署崩坏一样弊多利少。”
    当前陈威甫、田雄、刘洪起等部已将黄河以南的河南大部收复但就算尚在湖广平叛的广文禄快速北上整个河南可用兵力也不过万余人。赵当世必须从陕西分出足够多的军队重新回河南才能稳住局面。这样做无疑会陷入被动大大拖延战事进程。况且南京那边左梦庚、方国安还未彻底安定着实不便因北事再起风波。
    “那么留着西安”
    赵当世往下说道:“西安府是李闯朝廷所在包括其妻高氏及百官、众将亲眷都在此处。所以西安一日不失就会像颗钉子一直扎在李闯心中。所谓‘围其必救’李闯不可能对西安困境坐视不理南下定回陕西。陕西是我重兵聚集之地引他前来我军依然占据主动。”
    “原来如此。”侯大贵点头不迭。
    赵当世又道:“闯贼若定北方则天下大势两分我军需攻下西安先取优势。但他而今败了态势大变随机应变方为用兵之道。”
    徐珲沉吟道:“北京光复可差人往请吴三桂即刻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