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逐鹿(四)(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形猛然一滞急促的脚步骤然又慢了下来。
    营中小校场供兵士练习射箭用的靶垛之下正五花大绑跪着十余名上身赤膊的兵士。
    刘孝竑瞧见侯大贵当没看见。闵一麒招呼郎启贵上来见礼侯大贵敷衍两句径直走到刘孝竑面前抱拳道:“刘先生这段时期承蒙照顾。”
    “侯总管是军中宿将再获重用是理所应当的事。”刘孝竑轻飘飘客气一句。除了赵当世他对所有人都一样冷淡甚至会让人感觉到矜傲。
    换作之前侯大贵往那儿一杵非得旁人像哈巴狗一般奉承自己心里才会舒坦。碰上宁折不屈的诸如徐珲、刘孝竑、白旺这类人大多对付不来关系淡薄甚至势如水火。然而如今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对别人狠易、对自己狠难。
    如果说这世上除了赵当世还有谁能让侯大贵心悦诚服那便是刘孝竑了。
    在统权点检院衙署生活的日子里给侯大贵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清瘦孤高的刘孝竑。原来他认定刘孝竑是个言清行浊的伪君子他口中的那些条条框框不过用来哗众取宠骗取赵当世信任的手段。只是等有机会在细微处观察刘孝竑的言行举止他始才愕然发现刘孝竑的自律当真超乎想象。
    自律一日哪怕三五日都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即便和刘孝竑相识相处的时日并不算长但只通过这大半年的接触侯大贵相信刘孝竑的的确确称得上一位表里如一的真君子。
    因为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侯大贵的心底对读书人留下了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笑里藏刀、贪得无厌等等负面印象这种观感也致使他与大多数出身底层的赵营军将们相同对读书人持摒弃鄙夷的激烈态度。可是当长久以来给读书人打惯了的标签竟无一个能适用于刘孝竑时侯大贵恍然醒悟其实自己至始至终厌恶的都不应该是已被符号化了的“读书人”只靠着片面的信息把一个群体定了性实则是大大有失偏颇了。
    刘孝竑乃卓尔不群的真君子他不同所以在对他不了解的时候侯大贵才会对他格外反感觉着他格外无耻。唯有剥茧抽丝亲身了解了刘孝竑这个人方知本质。
    纵然久在军中可当初侯大贵眼高于顶自恃自负除却几条重要的军纪别的压根就没认真看过一眼更别提理解了。但凡出了事也有白旺、吴鸣凤等部下接手处理是以实际上他对军队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疏离的。
    有了这个开端他开始尝试着打开自己内心成见的枷锁继续深入了解刘孝竑于是暗中搜罗了刘孝竑制定的许多条陈制度拉着偃立成一字一句解释给他听。越听越发觉自己完完全全看走了眼、想岔了道以至于几次偃立成讲到一半他或者拍案叫好、或者捶胸顿足既为刘孝竑的绝妙思维所折服、又对自己没能早日获知真情后悔不已心中但想着恐怕也只有像刘孝竑这般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制定出真正严苛缜密的军纪。
    再到后来他愈加相信读书人的一支笔比之武人的一把剑给予军队的作用有过之无不及。钻研了条陈制度他看到了很多平常看不见的细节脑海中有时还会偶尔浮想青灯黄卷旁刘孝竑那殚精竭虑思考谋划的景象。
    刘孝竑就像一个织网的人将汹汹如猛兽的赵营强硬又不失弹性地约束在网中让一切井然有序从不偏离正轨。这种无形的帮助润物细无声灌注在赵营军队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令人沐浴而不觉其踪受益匪浅。
    不知从何时起侯大贵蓦然对刘孝竑产生了巨大的好感与敬佩。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坚信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即便称不上君子但一言一行都从心所为问心无愧。从这点上说他认可刘孝竑实则也是在认可自己。
    只因如此哪怕刘孝竑再怎么冷淡侯大贵依然发自内心尊重他。
    “刘先生姓闵的御下不力营中竟生出这种祸端负荆请罪!”闵一麒带着郎启贵两人一前一后忐忑不安地躬身说道战战兢兢直如做错事了大气不敢出的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