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9五牙(三)(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的大佛郎机炮相互配合赵营野战的火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火器装备之外冷兵器的统一制式亦为重中之重。
    还是拿徐珲的效节营来说营中八成铳手外剩余二成皆为长枪手。明代制式长枪分长短两种徐珲沿用的是长型长枪长一丈六尺比起川中白杆兵所用甚至长达一丈八九尺的白蜡木长枪长度只能说中规中矩。
    但何大化认为一丈六尺太长了。他指出长枪固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但那只是处在双方冷兵器肉搏的环境下效节营以铳炮为主只用作防御的长枪太长不利于周旋与变阵。他建议将赵营防御用的长枪改为一丈因为总体看来无论明军还是缴获官府武库装备自己的流寇他们军中对铳手威胁最大的骑兵惯用的线枪、或称透甲枪长度均在九尺。一丈对九尺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战况。
    谈及长枪何大化同时对赵营的骑兵装备也做了分析。他走访过驻扎襄阳府城的飞捷左营与飞捷右营承认赵营的骑兵悍勇无畏是合格的战士。但他也看出来源庞杂的赵营骑兵平均水平固然出类拔萃可将眼光聚焦到一个个兵士身上就不尽如人意了。
    明显的一点在于并非每名骑兵在马上都能娴熟使用长柄武器大部分还是精于短兵相接。不过此点的利益相关方是教练使司他没有过多展开只是在眼前的基础上就装备方面提出赵营的所有骑兵都应该是重甲重装弓弩、短铳之类的兵器需得全部摒弃一律操持骑枪不会骑枪的也该装备适于搏杀的宽刃马刀。轻甲远程只该出现在侦查哨探用的游骑斥候身上。
    至于车营车阵他深恶痛绝极力反对。他明确表示战车营通常不能以疏散的行军队列进行野战需要花费时间转换成紧密相连的战斗队形以阻挡骑兵渗透。可他们尚未布阵完毕就能被以行军队形迅速投入战斗的骑兵队伍趁虚而入。在赵营整体提速的大潮流下这种作茧自缚的老旧战术绝对不能再碰了。
    此外着眼机动他觉得赵当世力图给步兵配马的举措可谓高瞻远瞩。有了马拉炮火炮迟钝的痼疾会有极大的改观由此出发步、骑、炮三者间至少在行军速率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是十分明智的。
    总体说来何大化对赵营武备发展的观点与赵当世当初构想十分贴近故而赵当世此前做的许多努力刚好与何大化对赵营军事改革的推动接轨相成避免了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的额外消耗。
    其二各兵种在作战中应该重视协同。
    长期以来赵营的战术都建立在明军旧有战术的基础上并加以小小改良在何大化眼中这种改良是不够的、不彻底的。举例而言观摩过徐珲在郧阳府野战打击来犯的张献忠所部贼寇的战斗后他发现赵营兵士在对火炮的运用上十分“草率鲁莽”。临战时十有八九是将所有火炮置于前列一股脑儿猛射猛打场面看起来盛大唬人可在足以承载大重量炮管的炮车产出前这些小型野战火炮的火力还不足以将正面冲锋的敌军挫骨扬灰而且没有专业炮手操作精准度更是低得可怜。试想火炮的数量哪里能与鸟铳相比?鸟铳可以用密集射击的方式弥补精准的不足火炮这么用实乃暴殄天物。
    赵营现在的兵种按大了分很明显是步和骑再细分有了炮车后的火炮在野战中的重要性势必水涨船高从步中进而分出步和炮只在早晚。步、炮关系既然这么紧密就更应该相互配合。否则类似当前这样炮轰几轮步兵接踵而上看似炮前步后似乎有所协作实则是完全疏离的要在野战中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就不能“车轮战”。他强烈要求赵营将野战火炮分配到哨以下级别的编制中均匀布置而不是直接隶属于一营在战斗中一齐调配。当然他并不反对营一级直辖一定比例的火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针对特定目标形成局部火力优势但他坚持队一级、哨一级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火炮。
    战斗的构想因此也成为了先以各队、各哨配合营中火炮进行火力压制之后步兵循序推进同时各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