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7五牙(一)(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弹丸与火药压太实了弹、药间应留些缝隙。”
    赵当世暂时取下塞耳的棉花。这时何大化正大声训斥操作大佛郎机炮的几名佛郎机炮手另几个佛郎机人七手八脚将大佛郎机炮从固定架上拆卸下来从后将子母铳管分开。赵当世看得很清楚射出去的只有两门红夷炮的铁丸大佛郎机炮发生了闷烧不爆的现象。他也操过炮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是是”何可畏后背生凉暗骂这群佛郎机人不争气上不了台面。早不出意外、晚不出意外偏偏轮到赵当世面前哑火泄气“这群佛郎机人没见过世面主公在场监督彼等免不得心慌意乱丢人现眼。”他只把耳中棉花拔得松了些两团白棉从他两侧耳洞伸出来与他气得跳脚的表情相配那形象令人莞尔。
    赵当世见佛郎机人已经迅速将那兀自冒着烟的佛郎机子铳更换成了正常装弹填药的子铳边将棉花塞回耳中边道:“试炮嘛正常不过。”继而又道“之后给教练使司多施加些压力让他们快快训练出我赵营自己的炮手。”
    “属下领命!”何可畏悻悻而言随着也将棉花重新塞实。
    几门炮清膛部署完毕继续发射每轮炮发即有兵士立刻飞马而出测量射程距离、炮坑深浅及离靶子的偏移程度等等数据一一上报。几轮测完只看用固定的炮身打击固定靶子结果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
    赵当世赞许了几句又鞭策了几句何可畏等人答应不迭。何大化和劳崇汉、陆朴一、葛海山都转过来拜见赵当世赵当世与他们交谈了几句后道:“如今大炮铸造十成八九至于炮车以助位之能必然无可担心。”
    “多谢主公夸赞属下等不胜欣喜日后必将更加勤勉不负主公厚望!”葛海山作为代表回道“但属下等在制炮期间还讨论出些看法希望向主公汇报。”说着将视线转向何大化与劳崇汉。尤其是何大化因为本身具备军事方面的知识不但参与到了制炮这两个月来走访襄阳府、郧阳府各地对赵营军队兵种构成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自己的观点。
    “先生有何金玉良言?”赵当世笑眯眯问道。
    何大化向赵当世行了礼寻即道:“鄙人所见今军中火器之众少则三四成多则五六成。如郧阳府徐统制效节营兵操持火器者乃至七八成。火器凌厉毫无疑问可若使兵士空得武备而无合适的训练与战术只怕无法完全发挥军队之战力。”更说道“向日鄙人专程前往郧阳府从徐统制往军中一观但见步炮疏离、行伍呆板对付全无章法之敌尚可倘遇灵活善变的狡诈之辈极易给彼方可趁之机。”
    “此话何解?”
    “今军中火器战术统一为铳炮居前齐射敌军若以锐卒、铁骑用命冲锋我方一铳换三矢大大劣势。待凶敌俟及近处搏杀则阵型虽厚难以阻拦兼笨拙臃肿难以调度立时无能为力。换以战车巩固更是简陋缓慢颠簸如浪实自缚手足之举!”
    在赵当世听来何大化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明军的待命阵型整体而言实心方阵为主所以装配火器比例较高的部队大多惯结空心方阵以求能做到快速变阵并四面张射阻击敌军。但变阵时因为令行禁止不到位几乎所有的铳炮手都会尽力向外围展开从而使得整个方阵的面积短时间内膨胀数倍。
    这样的战术主要是由前期对付塞外蒙古诸部时发展而来情况发生在空阔平原尚无大碍。可自从流寇起、满洲兴明军与他们作战的主要战场则往往发生在多山狭窄地带大阵难以布开只能迁就地形分散成各个小阵各自成组。
    理论上各小阵间可以互相提供火力支援以防敌军趁隙而入但实际考虑到铳炮最大射程普遍远于弓弩故为防止火力交叉误伤袍泽只能增加小阵与小阵相隔的距离。尽管明成祖朱棣曾说“两军相对胜败在于呼吸之间虽百步不能相救”这样的话告诫将帅临阵不要轻易分散兵力然而时过境迁为了发挥火器的最大效力此等“祖训”亦早给只顾倚仗“火器之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