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世胄(二)(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帐内人数屈指可数,穆公淳得赵当世授意许可,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策。话音方落,赵当世颜舒气定,似乎有千斤重担一扫而空之感,杨招凤与周文赫则径直笑着恭贺起了赵当世。就连一向自负的昌则玉,看向穆公淳的眼神里比以往也多了几分赞意。

    “此事虽邪,却无险,可行。”昌则玉微微点头道。

    穆公淳笑道:“属下为主公鞠躬尽瘁,亦只能帮到这里。其余诸事,还看主公造化了。”赵当世御下刚中带柔,平素里很能与军将们打成一片,所以即便如同穆公淳这样的儒生,在与他熟识之后,也不会太过拘谨。

    赵当世尴尬笑笑,想说话又不知是该夸人还是骂人,与他大眼瞪小眼过了许久,方才憋出一句:“个狗日的......”

    昌则玉难得也笑了一会儿,笑过后脸色一正道:“主公,既然穆先生献上妙计,属下也锦上添花,将刚刚想到的一计奉上。”补充道,“如此,利用这朱常法,不止于牟私,或许亦可利于公。”说着便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

    赵当世听了,思忖片刻道:“昌先生所言可行,不过事在人为,进展是否真能如我等所愿,还需慢慢推敲。”

    昌则玉点头道:“若此事顺遂,则我军‘广结援’与‘顺朝廷’二方略,皆有所成。”转而微笑对杨招凤道,“杨参军,现在看来,这朱常法对你该更偏于功绩。”

    杨招凤也轻快一笑:“望承军师吉言,能捞上一笔功劳嘿嘿。”

    赵当世问道:“那朱常法现在何处?”

    杨招凤回道:“看押在营后专房。这小子一直闷不作声,有些心机胆色。”

    赵当世颔颐道:“先将他好吃喝先养着,过了明日等待他心绪平缓了,我自去寻他。”说完,由这朱常法想到另一人,心中一重。

    翌日,清晨。

    因昨夜夜谈过晚,赵当世起榻略晚。才洗漱完,周文赫报外头已经候了好几拨人。

    很早以前,在忠州聚云寺,赵当世曾与吹万广真禅师交谈。当时,广真禅师提醒他也许终有一天会面临“亢龙有悔”之局。他迷惑不解,问其故。广真禅师并未详说,仅以十六字诫勉:“高而不躁,贵而不骄。心如止水,动而无悔。”

    时至今日,赵当世方渐渐感受到当初禅师对自己的忠告不无道理。随着赵营蓬勃壮大,作为一军之主,他不免要主动或被动面临纷至沓来的难解之题。纵然心坚似铁,终究有焦躁烦乱的时刻。每当遇此情形,他都会以这十六字自勉,这十六字就如同清流,总能在瞬间将他的躁动不安冲刷得干干净净。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世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也,潜龙也。

    赵当世不是潜龙,也无法似吹万广真禅师那般超脱于世。他自知自己命中注定是高飞于九天之上的“亢龙”,而若最终是个“有悔”的下场,那么万事皆成枉然。他背负着非常人的压力与责任,他只能选择“无悔”。

    正如当下,一睁眼就是无穷的军务杂事,他没来由心生一股厌烦。但最终,他将巾帕往铜盆里一丢,稳定心神,开始正

    襟危坐接见求见者们。

    头一个进来的是郭如克的人,通报出征唐县的起浑营前哨午后即凯旋而归。对于郭如克的处置,赵当世早有定计,所以这里也就没有多费口舌,简单谈了几句就罢。

    随后的是一个夜不收,他被指派往南面追踪北上的石屏土副将龙在田军的行动。龙在田是个颇为重要的人物,赵当世振作精神,问询详情。一问之下,倒是情况略变。原来就在两天前,曹操罗汝才、乱世王蔺养成等部流寇由河南流窜到了湖广,并为乱黄冈、罗田等地。官军在武昌附近的军备相对薄弱,应付不暇,所以龙在田临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