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铁鞭(一)(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使他无复当年那般怯懦。他不会为了自己而做下伤天害理的事,但为了赵营,他不得不将自己变成铁石心肠。

    赵营的困境,他很清楚。他同时也清楚,如果那王姓少年真是官宦子弟,只要身份不算低,敲诈出千两银子并不是难事。而这王姓少年看上去实非常人,杨招凤隐隐觉着,这一票若成,获利绝不止千数。这些银子或许对现在的赵营而言杯水车薪,但积水成渊,能为赵营汇入哪怕一分一毫,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他对孟敖曹的提议没有拒绝,思索了一会儿,道:“要做就得做得干净些。毕竟我营今非昔比,如果绑票的事泄露出去,对赵营十分不利,我几个大错难赎。”

    孟敖曹咧嘴一笑,露出黄黄的豁牙,拍胸道:“参军放心。这等老行当都做多少年了,我与两位兄弟这就跟上去伺机出手,必然不露一丝痕迹。完事了,我再让一个弟兄回来通知参军你,咱们县东二十里虎阳山十里亭见面。”

    杨招凤抄起酒碗,凝面点头。

    鹿头店北五十里,唐子山。

    新官上任的赵营起浑营统制郭如克仰目看着不远处高挺的山峰,皱眉道:“好端端的平地,突然窜起这一座山,当真稀。”唐子山是河南、湖广的一座界山,称“平地凸起,气象万千,邑之门户也”,山峰四周皆为坦途平地,是以格外醒目。

    前哨哨官景可勤道:“听村叟说这山上有道观庙宇,还有昔日光武帝的聚将台,风景独绝,统制有兴趣,可以上去看看。”

    郭如克道:“看看?你还真道咱们此番出来是游山玩水的?”

    景可勤马屁拍到马蹄上,但也不觉尴尬,讪笑道:“属下愚鲁,胡言乱语罢了。”

    郭如克目视平前,脸色毅重道:“即便主公说过见机行事,咱们也不要因此懈怠了。毕竟前头不知是何方角色,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景可勤点头连连,不禁又回想起了自己与郭如克出营的原因。

    今日清晨,人传有总理熊大人的使者来营,及至正午,尚在吃饭的景可勤就和郭如克被一起叫到了赵当世面前。

    根据赵当世的陈述,景可勤得知,就在前两日,有一股流寇转进了唐县,并在那里抄掠。唐县是河南南阳府下属县,在枣阳县正北并交界,赵当世既然职责在于“协守襄阳南阳”,那么击退唐县流寇责无旁贷。

    不过赵当世清楚,这很有可能是熊文灿的试探。毕竟当下赵营虽然接受了招安,但尚未登门拜访过熊文灿表明心迹,熊文灿心里没底。而从早前获得的消息赵当世了解到,熊文灿其实已经给张献忠下了好几次军令,但都石沉大海。他调不动张献忠的兵,转而对赵营也产生疑虑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张献忠不动如山,那么秉承着“顺朝廷”的方针,这倒是一个表现赵营忠心的机遇。赵当世接到熊文灿的军令后丝毫没有迟疑,一口就将出兵的事应承了下来,并厚馈来使——在与熊文灿正式打交道前,给对方留个好印象、铺个好底子没有坏处。

    然而,赵当世也拿捏得准轻重。目前赵营整编远未完成,贸然大动干戈只会徒然自扰,影响大事。所以赵当世只调动了已经基本调整完毕的起浑营前哨一哨兵力而已,并给郭如克与景可勤的要求就是“见机行事”。明面上是这四个字,但暗示的是什么意思,郭、景不问也明白。

    配合此次出兵的还有特勤司的部分哨探人马,好歹是赵营转正后的第一次行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算装样子,也得装足了。

    “过了唐子山即到唐县。”郭如克拗着脸说道,“路引、军符、印信都没落下吧?”自打归顺了朝廷,规矩繁多。原先为寇时,什么陕西、河南、四川等等,都是拍拍屁股撒开蹄,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可现如今成了官军,走一步动一步,处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