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招安(三)(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中原腹地。

    能有如此四通八达的要隘作为驻地,赵当世又怎能不喜。

    “熊文灿之短视不知兵,是我之幸。”初次踏上枣阳土地,策马扬鞭在鹿头店的松林外的赵当世曾不禁喟叹。

    熊文灿以襄阳坚城为隔绝,将赵营与西营分开安置,并将二营同时置于河南、湖广相交的军事缓冲区本来确是一如意算盘。但他毕竟新来乍到,不仅对豫、楚的局势并无透彻见地,对其间的山川地貌也缺乏了解,赵营方得以借此“东风”,安安稳稳地进驻到了最具战略意义的地段。

    但并非所有人都与熊文灿一般浑噩。左良玉就是个明白人。

    三月二十四日,赵营得湖广布政使司颁朝廷谕旨,奉命由郧阳府的竹山、竹溪一带转移,过一日,先到襄阳府谷城县。那里,张献忠早已率西营上下安营扎寨。赵当世与张献忠把酒言欢了一宿,次日继续东进。至二十七日,前锋兵马始入枣阳县。到今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九日,赵营尚在陆续安顿,前后短短不过五六日,左良玉就已经派人找上门来了。

    当下在外求见的主要有三人:鹿头店巡检司巡检苏照、枣阳县典吏褚犀地和一位姓左的商人。

    明代巡检司始设于洪武年间,朱元璋言:“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用以辅佐州县捉捕盗贼、看防关津、稽查路人等等,职权颇杂。鹿头店是交通要地,故而即便弘治朝后各地巡检司大量裁撤,鹿头店巡检司却未受影响。司中现辖有弓手近百,巡检苏照也因此是当地最具话语权的人物。

    典吏作为流官,府、州、县各级都有此职,主掌文移出纳,倘若在县中无县丞,那么典吏亦可代行县丞之政。赵当世来之前就了解到枣阳县无县丞,所以这个褚犀地所拥权力必然不小。

    赵营名头甚大,此番来枣阳,不可能不惊动当地的实权派。由此可见,有褚犀地代表枣阳县、苏照代表鹿头店,当地最大的两个实力派便都到齐了。

    赵当世更关注的,却是那个姓左的商人。褚犀地与苏照与他同时入内,然而走在最前的反而是无官无衔的他,可知此人背后定然不同凡响。

    再听自我介绍,那人名唤思礼,自称是河南许州一家倾银店的掌柜。此言一出,赵当世与昌则玉相顾点头。许州是什么地方?人尽皆知乃援剿总兵左良玉的大本营,他阖家老小都安置在那里,此人既姓左、又从许州来、且备受苏、褚二人尊敬,想来必与左良玉脱不了干系。

    左思礼并没有立刻抬出左良玉的名头来,但赵当世哪能不晓事,令左右立刻给三人看座,并顺理成章让左思礼坐在了最上首的座位。

    几人略微寒暄,总之离不开热烈欢迎赵当世、为赵营接风洗尘的逢迎。这些空话套话没什么营养,但却是结交前必不可少的礼节。赵当世早已深谙此道,顺着三人的话说了几句,又不失时机开两个玩笑,谈话的气氛立刻变得轻松热络起来。

    “枣阳人杰地灵,我军能以此为基,幸甚至哉。”赵当世呵呵笑着道。

    苏照忙不迭回道:“赵大人此言差矣。逢此乱世,刀兵横行无眼,我地小而僻陋孱弱,正是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时节。如今贵军到来,神威广震群宵,便似给我等安了一个护身符,我等从今往后终能高枕无忧、丰衣足食。是以若论起来,贵军到来,实我等之幸才是!”

    赵当世脸上微笑道:“苏大人言重了。”心下却咋舌于此人之卑躬屈膝。不过转念一想,这姓苏的距离自己最近,有赵营在侧就像整日有千万把尖刀悬于头,分明为的就是让主公留上心。”旋即道,“属下以为,他当下虽走,实非真走,正是以退为进,早晚必还会找上门来。”

    赵当世听了,登时释容道:“先生这么说,茅塞顿开。若不是之前先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