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巾帼(二)(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事实上,每当她看到李延义那张纯真亲善的笑脸,她的心中就像绽开了花般快乐。

    “我陪你走走,或许只能走一会儿,镇里还有些事,需得我去处置……”李延义不止一次骂过自己嘴笨。平日里,处理起后营的各项事务,他都是口若悬河、游刃有余,可每每到了茹平阳面前,却要么牛头不对马嘴,要么像个闷葫芦。

    茹平阳闻言,停步瞪他一眼:“我又没要你陪,你有事走就是了。”说着,假意向前迈了一步,“我一个人,清闲自在。”

    李延义脸色微红,急于解释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可匆匆拟好的说辞还没出口,拐角处一个百总神色慌张飞跑过来。

    “什么事?”李延义陡然色变,公事当前,他瞬间忘了茹平阳。

    那百总脚步混乱,几次都差些被石子绊倒,看得出,是出了大事。果然,那百总到了近前,指着东面急喘着气道:“东、东面来了官军,已据此不到十里!”

    十里路,官军若是脚程快的,不到一个时辰就可走完。李延义心弦一绷,追问:“官军多少?来历若何?”赵当世与主力军队刚走,这支官军就摸上门了,不消说,必是那狡猾的官军将领蓄谋已久。

    “详细数目不清楚,但据来报的弟兄说估计当近二千。”

    留在沿口镇“收尾”的兵士不过五百,而且战斗力很差,赵当世之前也没留什么铳炮在镇中备守,所以基本上是要什么没什么。实难想象,以这样一支孱弱之兵去对抗官军,能取得什么好看的战果。最大的可能是一触即溃,全军覆没。

    “这……”李延义听了情况,随即开始权衡。距官军到达还有一个时辰,利用这个时间,组织目前沿口镇上下所有的兵士立刻登船撤离不成问题。只是这么一来,赵当世留下“收尾”的任务,铁定就泡汤了。

    按道理,面对这种形势,只要脑子稍微清醒的人,都会选择退避三舍。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做无意义的抵抗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尤其一点,赵当世并没有给李延义下达务必完成任务的死命令,他登船前便说过,让李延义随机应变。既如此,更无顾虑,可李延义如今却出现了迟疑。他迟疑,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他的脑海中,不打算撤军的想法还是占了上风。

    之所以不想就这么轻易撤退,原因无他,荣誉感使然。

    失败可以,但前提是曾做过努力。这是李延义从始至终都奉为圭臬的一句话。就如同守御沔县时一样,他可以不顾赵营兵多将猛,据孤城死战,也可以在城破后,顺应大势,归降赵营。这并不说他为人寡廉鲜耻,实际上,沔县那一次,全因为了保护茹平阳他才同意归降,但侧面也因他自认尽了人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后的失败,他咽的心服口服。

    回到当下,李延义不是死心眼,他手里攥着的是五百条人命,避敌离港无疑是最为稳妥的选择。然而,荣誉感驱使着他苦苦思索,是否还有机会搏上一搏。

    庸才遇事,往往受制于惯性思维,要么不思后果、玉石俱焚,要么瞻前顾后、畏畏缩缩。而人杰往往能抵抗自然情绪的干扰,在万难中寻找哪怕一线的机会。李延义便属于后者。

    “参谋……”那百总抓耳挠腮,焦急等待着李延义的回应,可等了许久,对方就似入定般沉默不语,他忍不住轻唤起来。

    李延义一时拿不定主意,抿嘴不语,可冷不丁肩头却被拍了一下。他一个激灵转头转头瞧去,茹平阳的一张俏脸映入眼帘。

    “哦,我竟将她忘了。”李延义嘴角微微抽搐,暗暗自责,同时快速扫了一眼茹平阳,发现她神情间似乎有些不悦,心不自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事不等人,你还在犹豫什么?”出乎李延义的意外,茹平阳摆臭脸的原因并非适才受到冷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