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拔城(一)(第2/3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治武功皆盛,可以说是明朝中少有的璀璨时代。

    华清郡主接言道:“此诗是世宗于毛襄懋公出讨安南时饯赠,后襄懋公果竞大功平定了安南,不负皇恩。”说到这里,口里轻念,“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将军气度拔群,非等闲人可比,当非草莽之命。若得引荐,未始不是社稷之才……”

    赵当世本听她说到嘉靖朝毛伯温的事,默默听着,但不想其人后来话语里竟暗含招揽劝降之意,陡生警觉,出言打岔道:“郡主,你还未说何以识得此刀呢!”

    华清郡主听他故意转移话题,心中暗叹,不过没有继续执着下去,回答道:“这刀是我爹爹的爱刀,一直架在房中,我从小看它,怎有不熟之理?”

    赵当世、周文赫以及庞劲明等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才追问出来:“郡主此言当真?”既为堂堂瑞藩府的镇府宝刀,怎么又会出现在褒城一个挑粪老汉的破屋角落里,这身份高低悬殊之极,未免太过离。不要说赵当世,在场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此事,然而,方才又听华清郡主准确说出了此刀的铭文,其中疑窦一时倒真是难以捉摸。

    华清郡主摇头道:“断无认错的道理。你们疑我口出诳语,怎么就不疑惑如此一把稀世宝刀,却如何会是一个老汉能够拥有的。”她此言中固然不自觉透露出几分阶级上的优越感,但说的确实是实话。庞劲明当初在褒城接刀的时候就满肚子打鼓,现在一经华清郡主提醒,点头道:“是了,我那时也曾询问来着。不过那老汉似有难言之隐,我便没有追问下去。”

    赵当世疑云当头,继续问道:“郡主既知此刀来历,那么它缘何会落到褒城老汉的手里?”

    谁知华清郡主抿抿唇,道:“我出城之前,曾拜见过爹爹,那时他在房看,印象中这把刀其时就在案上摆着。”她记忆力甚好,像这种细节,稍稍回想,就能忆起,而她之所以如此配合赵当世的询问,也实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老爹会因这把刀出了什么三长两短,故而权作打听。

    赵当世与庞劲明对看一眼,均自狐疑。华清郡主没有理由编造一个无聊的谎言,且看她如此信誓旦旦,想来此刀十有八九便是瑞藩府里的旧物,可是怎么会沦落到百姓手中?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包括赵当世与华清郡主,都对这刀的流转存疑,周文赫提出自己的看法:“莫不是这刀有两把?”

    华清郡主秀首轻摇道:“这位将军有所不知,此刀本藏于魏阉府中,原是阉党群宵于其五十大寿时进赠贺礼。圣上神武,立灭此獠,缴得此刀,便将之转赠父王,以固亲情。想魏阉那时权势熏天,跋扈骄横,府中宝贝都是稀世珍宝,皆可言举世无双。阉党中人为了讨好于他,怎敢私下留取同种样式的宝刀?”

    周文赫不以为然道:“那可未必,想不过一把刀,魏忠贤再厉害,还查的出是否为孤品?”

    华清郡主微微一笑道:“昔日魏阉之权势,非将军可以想见。”

    周文赫在她面前本就十分自卑,当下华清郡主不过随口说一句,可在他听来,就好像是暗讽自己世代底层,难以接触肉食者般刺耳,不由得面色一沉,将视线扫到一旁。

    华清郡主虽然知达理,懂得谦让,然而她天生高贵,再怎么小心,说话间还是会不自然地流露出优越感。或许这不是出自她的本意,但依然很容易刺痛周文赫、庞劲明等人敏感的自卑心理。

    赵当世知道华清郡主所言不虚,他也没亲身经历过魏忠贤的统治,但后世关于其人的很多记载与案例,仍然还是让他可以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恐怖。当然,魏忠贤再厉害,现在也早便化作了一抔黄土,然而,从华清郡主透露出的这些消息看,庞劲明手上的这把刀,当就是从瑞藩府流徙出来的。

    因为缺乏线索,没有人能想通这把雁翎刀的始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