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孟流(三)(第2/4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登相、混天星周清三部与洪承畴僵持。洪承畴全部家底现在都在围困他们,双方你来我往,乍降乍叛,局势扑朔迷离。二者拉锯日久,其实不但李自成等狼狈,洪承畴以及樊一蘅、左光先、曹变蛟、贺人龙等官兵也是焦头烂额。

    豫西是老回回马守应、混十万马进忠、扫地王张一川、兴世王王国宁合着张四天王、整齐王、瓦背王等等十余家贼寇与豫抚陈必谦、豫按杨绳武以及豫将左良玉、陈永福、申如裕等等混战,难解难分。

    楚豫交界则为西营八大王张献忠与曹操罗汝才领着射塌天李万庆、左金王贺锦、乱世王蔺养成等一票小弟四处攻袭。李自成擅长伏兵,张献忠擅长奔袭流动,这会儿就体现了出来。卢象升近段时间受诏调任宣大总督,流寇弹冠相贺。没了他统一调派,楚北一带的杨世恩、许成名等部官军对付踪迹飘忽不定的张献忠,几乎可用疲于奔命形容。

    除了这三个地方,还有几处的情况引人注目:陕西的商洛山区有着革里眼贺一龙,听说其部有去河南会合老回回等营的打算;郧阳、襄阳一带闯塌天刘国能、张胖子还在四处流窜,与秦翼明、邓祖禹等捉迷藏;蝎子块拓养坤前不久又在西安复叛,被孙传庭击败,退向东面;汉中小红狼等部收容各地残兵,势力日张。

    以上林林总总,都是近期些较大规模的势力分布,其余遍布各省的大大小小流贼数目浩如星海,数不胜数。

    其实赵当世的本愿,是很想找个地方作为根据地,安安心心经营和积蓄。不止他,没人愿意成天流来流去,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形势比人强,在各路官军的步步紧逼下,并无哪家流寇有足够的实力与条件蹲下来种田。顺势而为,是在自身弱小时的保命符,按赵营现在的力量,远没到能够逆天改命的地步。也因为看清了这一点,结合自身对于时局的敏锐洞悉,赵营才能在赵当世的带领下成功避开几次较大的打击与灾祸,持续发展壮大至今。

    眼下不比以往,可供选择的去处很多,与会军将各抒己见,最后基本上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看法。

    第一种,主张向东,先藏入群山连绵的商洛地区,然后择机出山,进入河南,与正和官军打得火热的老回回等部会合。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考虑到安全性。联营而动,是流寇间常见的自保之策。现在河南诸寇以混十万马进忠为首,老回回马守应为谋主,众达八九万,与官军相斗有来有往,甚至不久前马守应还突袭开封,烧了城池西门,大杀了一番官军的锐气。与他们相合,比较妥当。

    不过赵当世思虑后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同样持反对意见的还有侯大贵与王来兴。其中王来兴的态度非常激烈,赵当世知道,其必是想到了当初在回营张雄飞手下受辱的事情。况且自己虽出身回营,但并非嫡系,谈不上有归属感,马守应混得再风生水起,实则于己无关。

    更重要的考虑是东去河南,因为潼关一线有着官军重兵把扼,所以只能走商洛。商洛当下有革里眼贺一龙盘踞,而蝎子块拓养坤既复叛东遁,十有八九也会躲入商洛山区。赵当世和他们都没有交情,一山不容二虎,自己能阴了高迎恩与拓攀高,保不准贺、拓不会眼馋,联起手对付自己。山地混战,赵当世没把握击败山匪出身的贺一龙。

    第二种看法是西去,急渡渭水,进入河陇地带。这个观点的核心其实不在河西,而在于以河西为缓冲,伺机与陕北的李自成等联手。持此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徐珲,他认为赵营目前还不具备在形势险恶的陕西独立作战的能力。比较起各地强寇,只有李自成比较靠谱,而且如果坐视陕北洪承畴继续进剿,真灭了李自成等,实则影响面波及甚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赵营自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与李自成联合,赵当世是乐意的,然而他不觉得赵营有足够能力在河西站稳脚跟以至于能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