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四章 一波三折(第1/3页)  机动纵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空鬼漂,别名太空鬼打墙,天文探测望远镜不可见,换句话说,微小的宇宙尘埃并不足以被现今科技有效观察,一旦进入其中,最好的自救方式就是立即掉头就跑改变方向迅速退出,第二种对付太空鬼漂的办法就是径直朝一个方向冲出红云。/p

    当然这个方式是不值得借鉴的,因为置身在红云之内,你会发现随着航线不断延伸,视觉也会发生着微不可察的改变,仿佛置身于一片不真实太空宇宙中,也可说成为镜像。/p

    不过,当风逸发现自己已经置身在红云之内时已经有些晚了,他这种小型运输机梭虽然速度极快配置齐全,可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程度,探测装置的针对敏感度以及各项能力无法与大型客运机梭相提并论。/p

    暗物质,一种不可见宇宙物质,它可不是你想轻易探测就能探测成功这么简单,科学界曾被两次推翻暗物质理论真实可能性足以说明问题所在,理由是,直至24世纪直接科学界并不足以拿出证据证明暗物质的真实存在性。/p

    而荒谬的是,第二次推翻暗物质理论的人是个书都没读多少的学生,他推翻的依据很简单,科学界口口声声说没有用,拿出确切证据来啊,所谓暗物质不过是科学界的自圆其说罢了。/p

    在没有得到真实科学依据之前任何理论都是不可信的,所谓科学界,还没研究透彻地球就试图挑战宇宙,还没走到海洋深处就像去触摸头瞎话啊。/p

    更有趣的是,那个节目组在一次直播节目中对不出一位接受采访人员的问题竟突然中断了,那人提出的问题是著名的2200年死亡列车事故。/p

    节目组最后解释称死亡列车,不存在的,你一定是故事听多了。/p

    这帮人吃皇粮不嫌命长都把一个个吃瓜观众当傻子呢,当然这种早年**气息在如今联邦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可说到这里也算是莫大讽刺吧。/p

    事实证明,当我们对深信不疑的科学概念模糊时,是不是偶尔也要抬头仰望一下星空,让孩子们的心中多出一丝遐想,为什么许多伟大物理学家到了晚年都开始研究玄学呢?例如爱因斯坦,牛顿等等……/p

    人应该抱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进步,没有梦想就是咸鱼,正因有了梦想,地球出现了第一辆汽车,也同样出现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台轻型坦克。/p

    现在人常说19-20世纪是人类走向巅峰的工业发展时代,21-22世纪是倒退的年代,几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许多曾经的物理理论却早已被推翻,唯有爱因斯坦被人铭记,也唯有身残志坚的斯蒂芬霍金被人口口相传,那是伟人辈出的时代,即使年代在不断倒退,可正因有了他们,人类追溯太空的梦想才没有产生哪怕丝毫的动摇。/p

    可是,时间过去数百年,人类对于爱物质的了解仍然止步在23世纪,直至23世纪末,暗物质才真正被人发现,它的意义并不是真实存在宇宙空间,也可以说与我们已知理论有所不同,实是凌驾于三维宇宙空间之上的产物。/p

    我们只有通过四维空间晶体技术方可追到根源,同样,诸如时间维度,黑洞维度皆属于三维空间,又远远凌驾在三维空间之上,这些东西说来简单仔细深究却又会变得极其复杂。/p

    正因暗物质的不确定性,不可查性,即使到了今天,想在短时间内分辨出反物质集中区域还需要特殊仪器扫描很久,至此风逸也才刚刚发现置身于红云之中。/p

    不错,当发现时他已然置身在红云边缘,对于风逸来说现在尽快脱离笼罩区域才是上上之策,他绝不会对红云产生哪怕任何的好奇,而后键指如飞般在计算机前疯狂输入着转向指令,机梭移动航线正以每秒1562公里速度发生着细微偏离……/p

    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