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顶之上盖草屋(第1/2页)  宋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州城西报恩寺旁边的那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上插了许多的彩旗,彩旗上书《高升观》三个大字。

    此时,正有一队行人从苏州城中出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地向报恩寺旁的那座小山走去。

    走在前面的几个人,人人骑一匹高头大马,不过,马蹄声碎,马儿行进的速度极慢,为的是不至于把紧随其后的一定四人抬的蓝呢大轿拉得太远。

    四名轿夫小心翼翼地抬着桥子,力争脚步一致,让轿子行平走稳,不至于使轿子里的贵宾感到颠簸不适。

    走在最前面的那名轿夫正是马大。马大虽然抬了半辈子的轿子,但抬得都是些大耳朵老百姓们坐的二人抬的小轿,抬这种轿子,你只要准时地把客人抬到了他想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功一件,就可以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找坐轿之人要抬轿子的工钱,而根本不用担心轿子抬得稳不稳,纵然将坐轿之人颠得晕了颠得吐了也无所谓。然而今日不同,轿中坐的人是自家掌柜的柳掌柜的老师,而且,听说对方还是一位当官儿的,并且职位也不算低,要不然,是没有资格坐这种四人抬的蓝呢大轿的。

    马大为了抬好这蓝呢大轿,和几个伙计们已经习练了两天,纵然这样,今日抬上了这位大人物,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的,总是感觉几个人的脚步不太协调,轿身把握的不算太稳。

    约摸过了多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那座小山下的小村子前,从这往上,山路虽然平缓,但道路狭窄,并不适合轿子通过,骑马从这儿上山也不方便,于是众人纷纷下马,将马儿拴在了道路旁边的树上。

    蓝呢大轿在一片比较平坦的地方停了下来,柳青走上前来一掀轿帘,说道:“老师,前方道路狭窄,轿子不便通行,不过,这里离新落成的道观已经很近了,我们可由此地徒步上山。”

    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但见道路两旁不时出现一面面彩色旗帜,上面写着“高升观”三个大字。旗帜迎风飘扬,更显得高升观高深莫测。

    行走在山路之上,蔡京的心情非常好,因为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学生柳青,一定竭尽全力,实现了他的愿望。

    转眼间众人来到了山道:“老师,如果您对这座道观不满,那荣学生再想想办法,想办法再凑些银子,将它扩建大了就是,总之学生一定千方百计让老师满意。”

    蔡京说道:“青儿,莫怪为师不满,只是,为师在杭州洞霄宫任提举官多年,对道观建筑格局那是了然于心。我们纵然不去追求洞霄宫那种殿宇重重,气势恢宏的壮观景象,多少也得有点儿道观的气势吧。可眼前的这两间小瓦房,横看竖看,不带半点儿道观的样子,如此糊弄搪塞,能圆了为师的梦想吗?”

    站在蔡京身旁的陈师爷说道:“柳青,你知道吗?我家大人非常器重你,收你为学生。我跟了大人这么多年,还从未见他收谁做过学生。我家大人待你一向不薄,你就是这样回报我家大人的吗?我家大人纵然再不济,也是堂堂的定州知府,是多少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的高官,你却倒好,蔡大人千里迢迢从定州赶来,为的就是在此修建一座道观,好圆在高士面前许下的心愿。如此事关大人前途的大事,你却不当回事儿,你说你对得起我家大人吗?”

    听了陈师爷的话,柳青摇头说道:“陈师爷,您的话严重了吧?我与老师的感情一向很深。老师说过的话,我一向不敢怠慢,在这之前,我已向老师说过,现在手头的确紧张。不如这样。我的云裳馆下个月将有一笔银子进账,到时候我全拿出来,把这里再重新建一下如何?”

    恰在此时,从山下跑上来一个年轻人,柳青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方杰,见方杰来了,柳青心道:一定是临江船厂修船的事情有什么眉目了,或者遇到什么难题了,因为这段日子方杰受柳青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