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拆完之后挖三尺(第1/3页)  宋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日后,苏州城大街小巷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了苏州府衙出的安民告示。

    告示言辞恳切,告诉大家苏州城的瘟疫疫情尚在可控的范围内,并没有大规模进一步的拓展与蔓延。

    告示重点提到的是,苏州府衙已经弄到了专治瘟疫的神奇药方,并且雇人制出了一大批专治瘟疫的神药,如果谁家有得了瘟疫的病人,可速到知府衙门口买药。

    知府衙门专门出告示往外卖的治瘟疫的神药,人们自然不会怀疑,纷纷前往,一时间,苏州府衙的大门前原本宽阔的广场之上,此时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只是,这些人当中,大多是过来看热闹的,他们虽不怀疑这药是假药,但还是想观望一下,看看别人吃了这药后的效果如何。也有一些家中病人奄奄一息,急需用药的,直接买了回去。

    几日后,陆续传来病人用药之后药到病除的消息之后,人们打消了心中最后一丝的顾虑,争相前来买药。

    无利不起早,有的人就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想倒买倒卖大赚一笔。在知府衙门口买药时,他们想一下子买好多,然后拿到闹瘟疫厉害的地方再高价卖出去,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润。

    不过,柳青还有赵庭之早就料到了这一层,想好了对策。想买药的人必须事先让官差还有柳青店中扮作郎中的小伙计上家确认,的确是家中有患瘟疫病人的,将买药之人的姓名及住址登记在册之后,再给对方一张写着一些奇怪字符的纸条,然后拿着纸条到知府衙门买药即可。

    其实纸条上写的是后世的英文字母。凭着这种特殊的字符还有登记在册的底账,柳青就能判断出纸条的真假。这样一来,所有的投机客都被挡在了门外,药全都被病人的家人买走了。

    赵庭之新官上任,做什么事都心切。眼前看苏州城里和苏州城郊的瘟疫控制得一天比一天好,便令辖下的各个县也来买药。

    此时,知府衙门赵庭之处置公务的书房之中,风尘仆仆赶来的吴江、太仓、昆山还有常熟的四位县太爷正坐在客席之上,议论各地的疫情。

    门外一声:“知府从到。”惊得四位县太爷赶紧起身踱步,向门口处走去,迎接上官。

    知府赵庭之挑帘而入,身后紧随着赵师爷还有一位几个县太爷从未谋面的年轻人。

    双方见礼一番,客套之后,分尊卑上下入座。只见赵庭之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大人,今日本府请你们来,只为一事,那就是治瘟疫。兹事体大,事关千家万户身家性命,我等身为一方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可喜的是,本府弄到了可治瘟疫的奇方,制出了能治瘟疫的神药,祛瘟散。今日你们每人先买一千副回去,然后也像我这里一样,在衙门口售药。五日之内,务必将瘟疫给我控住,不得再蔓延,不得再死人,谁那儿做不到,本府拿谁是问!”

    见知府大人行事如此果敢,各个县令大人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来之前他们就得到了知府衙门卖药的事,正打算过来一看究竟,不料,知府大人的令更快,要他们去苏州府议事,而且,还得带上自己县衙的县丞、主簿还有押司一道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这儿一看,果真如传言一样,知府衙门的门前比集市还要热闹数倍,前来买药之人络绎不绝。知府衙门既有治瘟疫的神药,他们这些辖下的县衙在治瘟疫上就有了盼头,看到了希望。忧得是,这药不是知府衙门下发的救灾药,还得出银子买。县衙里那点儿家底儿薄的,给衙门里的衙役们发月银开工钱都捉襟见肘,略显不足,又哪里有多余的银子买药呢?

    几位县太爷怀揣着同样的心思互相对视了一眼,只见年岁最长的吴江县令吴宝安起身说道:“府台大人这里有治瘟疫的神药,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只不过,不知这药怎么卖,就我们县库里的那点儿底子,纵然不问价,下官也料定绝对买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