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4.醒了(第1/3页)  盛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盛京是个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哪怕信国公府再谨慎,尘世子病重的消息依然很快传入了每个有心人耳里。

    毕竟已经很多年没见到这样的仗势了:杨相公告假,杨绪丰杨绪冉兄弟告假, 杨缱、杨小五不再去南苑书房,信国公府闭门谢客, 杨家往日活跃在朝堂上的族人们一个个谨言慎行越发低调,孟国手、小孟太医进府就再未出来过

    事出反常必有妖,能让这么多巧合聚在一起的, 除了杨家出了岔子以外,还能有什么?

    好好的,杨家能出什么岔子?只有那个久病沉疴的世子了。

    天下人皆知,大魏朝第一世族的宗子是个病秧子, 打小就被神医断言活不过廿五。倘若这位宗子只是个平庸之人倒也罢了, 偏他生而聪慧、多智近妖, 哪怕深居简出低调至极, 也没人敢真正当他是毫无威胁的普通人。

    慧极必伤, 是每个听过尘世子大名之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

    就连勤政殿的那位老皇帝, 在面对杨绪尘时都难得矛盾。那是一种, 既希望他活着, 又不希望他活太久的矛盾之心,既庆幸他身为杨氏宗子却久病沉疴, 又生怕他当真英年早逝, 早早给杨家留出培养下一个宗子的时间。

    说白了, 老皇帝还没办法一下子摁死这个庞大的家族, 只能一边消耗它,一边坐看它被杨绪尘这个不知何时就突然死了的宗子拖住脚步。在自己、以及自己的继承人有更多的底气和手段,能够不再视弘农杨家为心头大患之前,老皇帝真切地希望杨家保持这样一个“倾尽全家族之力为杨绪尘续命而顾不得其他”的状态。

    所以当尘世子重病的消息传进宫里时,老皇帝着实让诸多朝臣们见识了一番什么叫真正的荣宠:他亲自摆驾去了信国公府。

    君臣有别,杨家哪怕再不欢迎皇帝,这时候也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人请进门。可杨家人哪是那么好打发的?虽然大开府门恭迎御驾,真正到惊鸿院后,除了老皇帝和他身边的李公公,其余人等全部被强硬地拦在了院外,跟随皇帝一同前来的靖阳公主、七皇子、景小王爷,一个都没被放进去。

    季君瑶再大的脾气,面对信国公府水泼不进的强势,最终也不得不低头服输,认命地接受自己成为“信国公府不受欢迎名单”里的一员,一言不发地退到一边。

    杨绪尘昏迷了多久,她就失眠了多久,不过短短三日,整个人已经瘦得脱了形。

    一个昏迷的病人,看过也就看过了。老皇帝安慰了杨霖几句,又当场给孟国手放权任由他调遣整个太医院,还赏赐了一大对名贵药材后便回宫了。杨家再次闭门谢客,看似光明正大实则破罐破摔地以“世子病重”为由,挡下了那些或示好或试探或不怀好意的访客。

    可三日过去,杨绪尘还没醒来。

    已经尽了能尽的所有人事,孟国手也没了法子,然而面对杨家人期待的目光,年过古稀的老人家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准备后事”四个字,沉默半晌,说了句“要相信尘小子”。

    王氏直接晕了过去。

    族中终于还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要求杨霖改立宗子的请求一浪高过一浪。大抵是为母则刚,当王氏醒来后,面对强势的族老们,这位出身琅琊王氏的贵女一改平日的温柔娴静与世无争,强硬地站出来,横刀于前,直言谁想改立宗子,就先从她尸体上踏过去!

    族老们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没一个人敢再提这件事。

    族中的纷争,杨霖与王清筠一力扛了下来,一丝一毫的消息都没传进惊鸿院。寂静的小院里,杨缱一如既往守在病床前,圆润的小脸这几日肉眼可见地瘦出了清晰的轮廓,眼底的阴影一日重过一日,可那双眼睛却没有一刻黯淡过。她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照顾病人的动作,仿佛丝毫不知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