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1.又见丁语裳(第1/3页)  盛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名帖分了一整日, 到后来饶是杨缱都觉得累,杨家二、三公子更是咸鱼地趴在矮几上发懵, 连话都懒得说了。四人之中,唯有杨绪尘还保持着斜靠凭几的慵懒模样,耐着性子将几人的成果又检查了一遍。

    “大哥,要不歇歇吧?”杨缱端了参茶给他。

    杨绪尘轻咳着摇摇头,“我很好, 倒是你们, 平日里接触的少,的确会不太适应。歇着吧, 剩下的大哥来就好。”

    杨绪丰与杨绪冉默默对视了一眼, 均是心虚地摸了摸鼻子。杨缱眨眨眼, 总觉得自家大哥的话外之意是在说他们平日太惫懒

    不过这话倒也没错, 作为信国公府的世子爷, 杨绪尘哪怕身子不好,日常要做的事也极多, 除了要替远在崇福寺的母亲分担族中事务以外, 杨霖也经常招他去书房商讨朝中之事, 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琐事, 要操心之处绝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都言尘世子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这真不是在夸大。

    每个人生于世, 能走到哪一步, 能得到什么红尘馈赠, 除了机缘运气, 更多的还要看付出了多少。

    杨绪尘为何能名满京城?为何能被皇上看重、被整个信国公府视为珍宝?为何能成为南苑十八子的定海神针?仅仅是因为他精贵的出身和生来聪慧异常?

    并不是。

    他还有着令人惊叹的毅力、永不对命运妥协的强大,以及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千年传承之家的宗子所该有的一切品质,在他身上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杨家子在面对杨绪尘时,时常都会感慨天命不公,然而杨绪尘却从未说过这样的话,甚至一次都没有过这般想法。在他看来,一个人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取决于他身处何种身份地位,肩上有多大的责任,而非他能活多久,身子骨强或不强。

    但他又极清醒,知晓自己的极限,这般温柔而坚强之人,根本舍不得身边人多操心他一星半点。

    杨绪丰杨绪冉也好,杨缱也好,都很明白这一点,因而当他说自己不累、剩下的交给他时,这三人丝毫不敢反驳,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长兄的好意。

    “我总觉得这些名帖,好像和往年有所不同。”杨绪丰望着满屋子的帖子,冷不丁开口。

    “是吧!”杨绪冉一下从矮几上起身,“我也有这种感觉,特微妙,说不上来哪不对。”

    杨缱对此毫无发言权,只能讶异地望着两个兄长。杨绪丰蹙眉沉思着,不确定道,“往年递进府里的帖子,占大头的是各大世族,京里的撇开不提,各地的也不少,诸如济南李氏,奉南邵氏,安化梅氏。而今年”

    “多了许多勋贵寒门。”杨绪冉恍然大悟,二话不说翻起了脚边一小沓名帖,“我今日没瞧见济南李氏的帖子,大哥二哥你们见过吗?”

    “并未。”杨绪丰也翻起了名帖和礼单。

    杨缱思忖道,“安化梅氏也没有,不过咱们府上与礼部尚书府刚退亲,梅表姨家不愿递帖也实属正常。济南李氏与奉南邵氏素来与我们交好,早些年我还见过这两家的小辈,年节拜礼已是循例,不可能忘却,是不是疏漏了?”

    回答她的,是两个兄长飞快翻阅着整理名录。

    “不用找了,那两家没递帖子。”杨绪尘终于出声打断两人的动作,见弟弟妹妹都抬头看他,淡定道,“不仅李氏、邵氏没有,往年递帖的世家,今年少了至少四成,大多只有礼单,人却没来。”

    杨绪冉不由蹙眉,“这不太对,为何?”

    “传言误人罢了。”杨绪尘平静道。

    在杨缱

    离开京城的这半年来,京里流言甚嚣尘上。有说信国公府要倒向季氏的,也有说他们与太子敌对的,甚至还有传,弘农杨氏将扶持七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