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占星台(第1/3页)  盛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面对似乎不知所措的温少主, 杨缱很快收起了笑,束手认真道,“多谢。”

    温少主顿时松了口气。

    重新将目光落在遥远而黑暗的远方,杨缱拢紧了披风, 语气淡淡,“不过从某些方面说, 温少主猜的也不错。”

    两人之间相隔大约一人多的距离,温子青侧目望着眼前的少女, 她被浓重的夜色包围, 浅色的衣角从厚重的披风里隐约露出,黑发落拓披在脑后,耳边几缕被夜风吹起, 星光璀璨下, 只有那张眉目如画的脸越发显得莹白。

    她纤瘦而挺拔地立在那里, 迎着风, 看不清面上的神色,也瞧不见眸子里的光芒。

    某一个刹那, 温子青似乎瞧见了她萦绕周身的沉重。

    人会在什么情景下有着乡愁?

    睹物思人时, 远游他乡时, 经年无法团圆时, 脆弱时。

    他们二人相识的时日还不足以数出两手,可温家少主既能被岭南人称一句‘观一眼而知天下’, 看人识人自是有其独特之处。温子青看得出杨缱不是个多愁善感之人, 同世人普遍认知里的女子大不相同, 她少有伤春悲秋时,坦荡而自若,不屑于消遣感情,更不屑于隐藏和说谎。

    她生于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母系亲缘淡薄,少时曾遭大难,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十几年来尊荣不断。作为大魏朝第一世族的嫡枝贵女,拜师谢三温解意,出身国子监南苑书房,她的教养,她的经历,她一切的见识与心胸,都足以支撑她走出一条旁人绝不可能复制之路。

    这样的一个人,如今伶仃而孤独地站在不足方寸的占星台,面对浩瀚无垠的星辰,广袤的天地,生出的不是豪情万丈,却是对无知前路的恐惧和裹足不前。

    温子青以他浅薄的、对眼前人的理解和看法,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她心有难而惑不解。

    杨缱并未隐藏这一点。

    可他们只是平生素昧,尽管此时此刻此地,相逢即是缘,似乎无法视而不见,温子青亦不觉他应当擅自插手。他与杨缱的交情,只到方才台阶前那一伸手。

    所以他沉默着,一如既往冷冷清清。

    “那处是何地?”身边的少女忽然被另一边远远的明灭微光吸引。

    温子青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眺望,半晌才道,“龙王庙。”

    杨缱惊讶,“我们所见,是供奉香烛?”

    温子青摇头,“那里的香火不足以相隔甚远而见火光。你所见,乃是无家之人在燃木取暖。”

    “”杨缱忍不住怔愣,“既能见到火光,可见庙宇简陋,幕天席地也能被称之为庙宇?”

    她口吻里有不解,也有对弱者的同情和隐隐觉得不该如此的不满,温子青对此却无动于衷,“灾民自建与官府所葺不同,搭台供奉即为庙,人人可设往生牌,江边之处多不胜数,同样可作为一处临时栖息所。他们认为,睡在龙王临近之处,可得庇佑,亦可心安。”

    世人多如是,水灾时要建龙王庙,遇大火则拜祝融神,天子恭宗庙而祭天地,百姓敬鬼神而祈平安。温子青说起这些,口吻极其淡薄,听不出其中有任何敬畏。这个人,不畏这些,超脱世外,冷眼旁观,冷静得可怕,漠然得毫无尘气。

    她不由再次打量起眼前人。

    温子青淡淡瞥她一眼,像是猜出她心中所想,语气平平道,“我不问鬼神,只信天道。”

    还真是啊

    杨缱转过身,“你信天命既定?”

    温子青淡漠地回望她,“辰宿预命,事在人为。不然何必上这占星台?”

    两人静

    静对视而立,杨缱瞧不清他眼眸里盛着什么,但想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静无波,“我以为你提起那些龙王庙,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