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6章 真假古鼎(第1/2页)  攀龙化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知蝉主动替方太医解了围。

    方太医人虽然耿直了一些,可他并不是笨人,顺着金知蝉的话,借坡下驴地询问道:“二小姐所言甚是,还请李先生现在就开出方子,小臣也好立刻为你将药材准备妥当。”

    刘彻听了心里那个气啊,到底我是皇上,还是这个小丫头是皇上,在这大殿之内,蝉儿的话居然比他这个当皇帝的还管用。

    可是,他一看李少君那副样子,就更加生气了,现在的李少君以及完全被金知蝉的气场所镇压,现如今,他面对一个小小太医的挑衅,大气都不敢出。那副怕怕的样子,任谁看到了,都能够看得出,这个老家伙像极了做了亏心事的那些犯人。

    “陛下,鼎到了!”就在此时,春陀用不大的声音禀报道。

    刘彻急忙抬头向大殿门口望去,果然,又是那四个禁军中的大力士,哼哧哼哧地费尽了力气在往大殿里抬着一方巨鼎。

    刘彻和殿中的大臣大致一看,真还别说,单从外表,鼎上的纹路和字体来看,这两方大小看上去一致的铜鼎,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一般无二。

    别看从大殿门口到刚才放置之前那方铜鼎只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可这一次,这四个禁军士兵却足足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才将此鼎放置到了殿中。

    “皇帝大舅,诸位大人,蝉儿此次进宫真正进献给您的铜鼎,已经送来了。反正,蝉儿是看不出此鼎是属于何时,属于哪位国君的古物,可是,此鼎确确实实是从古齐国境内发掘出来的。”金知蝉此事笑眯眯地站起来,向刘彻和在座的诸位大臣介绍道。

    大汉朝的齐国因为主父偃的举报,而被废除,现如今,已经被收纳为大汉的一个郡。若是齐国国君还在的话,金知蝉说这话,肯定会引人怀疑,毕竟,那是刘姓皇族的诸侯国,如果出土了古物,第一个得知这一消息的人,肯定是齐国国君,而不是其他人。

    不过,现在已经成了一郡之地,那么,底下人做事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事事都回想郡守禀报。底下一个小县的县令就能做主将此物进献给金知蝉或者皇帝。

    金知蝉虽然这么说,但是,其他人已经见识过她刚才坑李少君坑的那么惨,因此,这次,谁也不敢出面接这个茬,也没有人敢在上前去分辨真假了。

    至于可怜的李少君,假的他都能够认成是真的,那么,这次搬进了的这方鼎,他又如何敢上去辨认呢?

    刘彻也看出了李少君和在场诸位大臣心中的顾虑,他只好自己起身,来到新鼎跟前,又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遍,他别说是分辨真假了,就算是让他分辨真假两鼎之间的区别,都非常困难。

    金知蝉让人仿制的这方鼎,巧夺天工,与新搬进来的鼎几乎是一般无二,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根本就无从分辨。

    “偃卿,东方爱卿,你们可知,在长安城中是否还有精通分辨铜器这方面的能人吗?”看不出端倪,刘彻也就不好再责怪金知蝉,他返回了御座,沉吟了一会儿,扭头望向主父偃,问道。

    现在的刘彻已经不指望李少君能够破此迷局了,他向身边两个最聪明的亲信大臣发出了询问。

    主父偃和东方朔闻言,全都皱了皱眉头,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又都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低着头在那里装死的李少君,心说,整个长安城中,李少君不就是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吗?

    可是,现在,刘彻把难题抛给了他们,真得很让人为难。关键是,主父偃和东方朔现在很难猜得透刘彻此时的心理,在经历过此事之后,这位陛下对李少君究竟还信不信任于他,真得很难说。

    说知道吧,肯定会得罪李少君,说不知道吧,势必会让刘彻感到失望。

    最终,两害相较取其轻,主父偃和东方朔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