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助推一把力(第1/3页)  不辱年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得罪了蒋书记,罗大放干脆罪人做到底,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提到这湖,他就高声宣扬:“玻璃湖就这样定了,随他任何人,也休想更改了。”

    罗大放的性格不光是不怕得罪领导,还有另一面,犟牛,认定的事,两头水牛也拉不转。龚祥兴,马运昌,车向前都做过他的工作,就是不回头。说你们玩你们的文字游戏吧,我不反对你们迎合领导,不迎合的话你们也难,日子不好过,开会就批评,考核打折扣,奖金压得低,还有小鞋穿。你们记住一点,千万不要让我和他碰面,一见面,我还要大声叫,玻璃湖,玻璃湖,怎么地!

    教授并不知情,张敬民不想瞒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教授摇头道:“这个姓罗的人真任性,一个水库让领导改了名字,说明他心里有这个东西,那他下一步就会很关照,是有好处的呀。比如在省城,有条街叫飞虹街,街上就有一家相舘,取名雅阁,就是找省委秘书长取的,很快就办了居民身份证照相指定的手续,省直机关单位好几千人的照相业务都去了他那儿,一个人三元,想想看有多少?简直天文数字。”

    张敬民说:“这个弯他就是转不过来。不过从他自身的品质来讲,这正是闪光之处,”

    贺国荣说:“这件事我感觉罗书记是对的,最后一定能成功。”

    教授说:“知道我们那位秘书长的事吧,题写那块牌子,收了人家一万块,结果暴露了。降职调到文史馆当副主任。”

    贺国荣说:“我还以你不喜欢罗书记这种做法,原来教授是先褒后贬。”

    “对呀,你说我对你们罗书记的做法是不是先贬后褒呢。”

    “不是贬,直接就是褒扬。”

    “其实呀,这个蒋书记也是糊涂,你一张口,这样就算定啦?这种事能搞压服?老百姓不愿叫呢?你有什么办法?”

    教授的日程安排,中午到县城停顿一下,接着就要回到省里去,几个同学在等他,还要去另外一个点要去看。政府的吉普来已经过来接了,三个人就在路边等候。张敬民对贺国荣说:“你回到家和家人打个招呼,然后去一趟荣寨。”

    一大早,张敬民就给政法委副书记打了个电话,说联系不上罗书记,他去了哪里呀?对方回答说下乡去了,四五天不回来,具体是哪里,也不清楚,人车都没有带,是一个人去的。想到这个电话内容,张敬民心里就有数了,罗大放真是在湖上。张敬民的想法,怎么办?去水库上找到他,把他拉回来?或者趁此机会助他一把,加快雕刻进度,抢时间早一点既成事实。

    “胶泥坝那一带石匠雕刻技术很好,人也多,想办法找到几个,去水库上支持一下,经费我们给,要多少都答应下来。回头从成峰那里或者找左志明他们拆借。”

    吉普车行至半途中,贺国荣就叫停车。因这里有一条岔路,从这里走要近一些,他决定不先回家,直接去胶泥坝镇。贺国荣说这路他熟悉,走快一点,三个小时可以赶到。没等张敬民说话,人已经跳下车,转上了小路。

    “这小贺也有股子犟劲。”教授看他远去的身影说。

    “是的,实干。”张敬民说。

    教授又说:“我来贵山六次,有四次他都陪着我,确实实干精神强。他说他书读的少,但是我看他很聪明,好些东西一点就通。”

    “他属于标准的五零版,十几岁时没得读书的机会,二十几岁结婚生孩子赶上独生子女政策,现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没得文凭。总的来说,这一代人还是有点亏。”

    “要是肯钻肯学,完全还来得及,自修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我看就是针对他们。我听他说,选择了自修。”

    “好像完成了六科,再有三科就毕业了。”

    “你们的工作量这么大,下乡时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