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清君侧楚军出颖川,扫内乱北疆风波起(第2/4页)  大世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挥了挥手,直接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尊使可去驿馆中歇息,尽快将今天所谈报与世皇,本将军等着你的答复。”

    “多谢大将军,在下告退。”

    。。。。。。

    就在章晟愁眉不展的世皇,慕容皓此时正在轰轰烈烈的搞国债运动呢。处于对官家天子的敬畏和信任,国债刚一推行,就吸引了大批的世家和商贾。其中有对此抱着好奇心的,有想借此给皇帝留个好印象的,络绎不绝。反之,民间却对这个新出来的玩意儿驻足不前,虽说有皇帝陛下做担保,但还是没有多少百姓愿意拿钱养这个。

    鉴于这种情况,慕容皓也很头疼。但也没办法,人们对于某种未知事物的陌生,不是自己说两句话就能消除的。好在世家商贾们买国债的金银也不少,勉强填补了一些国库赤字,也算聊胜于无。

    与此同时,慕容皓根据秦彪奏上来的各地兵员花名册,开始着手裁减、调动,将内地的一些多余的闲散士兵全部调到了边关要地,并传下圣旨,白字黑字的规定:军中六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兵卒全部裁撤,有功的发赏钱,遣送回家。没功劳、整天在兵营里混吃等死的,由官方统一登记,有家的回家,没家的调去砌城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这一方法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甚至有人想要借此闹事。但在慕容皓的铁腕镇压下,昔日的兵老爷们只能垂头丧气的上缴兵器甲胄,前去新的工作岗位报道了。

    虽说裁撤军队,留精不留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开支。但善后费、军饷等等开支,还是在不断地掏空国库。赋税也是一加再加,已经到了瓶颈关口。如果再继续加下去,老百姓就要被逼反了。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两封密奏,打破了慕容皓原来的节奏。

    首先是章晟寄来的请示信,对于高荣的三个条件,慕容皓也一时半会没有解决办法,很显然,高荣已经看破了自己的计划和用心。结亲,声援,这两个的最终以图,就是向天下、向楚国宣布,慕容皓是站在高荣这边的,而非你们。慕容皓自然不会答应,他要的是与东汉秘密结盟,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告知天下。这样看来,结盟一路,已经走不通了。

    而另一方封密信,是北方的董良嗣寄来的。信中再次提到了镇北侯骄横一事,董良嗣甚至还查明,每年北疆的军饷,有很大一部分是镇北侯虚报上去的,这些空饷最后全部进了他的肚子。这让慕容皓恼火不已,心中更加坚定,要抓紧时间,早点干掉这个便宜叔叔。

    但在解决慕容超之前,还必须要稳住高荣。不然自己一转身,他就来踢自己的屁股怎么办?所以,慕容皓只能先回信给董良嗣,让他不要轻举妄动,等自己处理完了与东汉的外交事情,再着手整治北疆。

    但让慕容皓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番嘱托,最终还是没派上用场。

    慕容皓在于高荣打太极,楚国却已经等不了了。尊武三年年初,楚军大将苏奕率七万大军,并江南七八个势力的五万盟军,以及汉中军三万,在比阳会师,浩浩荡荡的朝颖川而去。同年,西汉赵德也打出了讨逆贼、扶正统的旗号,命大将满师偃率军十万,兵叩弘农郡,锋芒直指洛阳城。一时间,东汉上下人心惶惶,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战端一开,就逃往别的地方避难。

    而一直与东汉打太极的世国,趁着诸侯们集体发难,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让高荣不得不改变条件。由明面结盟改为暗地里结盟,并且为了顾及大局,世国也会集齐重兵压境,但绝不攻击,就是做做样子,也绝不会做出任何趁火打劫的事情。有了慕容皓的保证,高荣才能集中精力,调集优势兵力扼守险关,抵御各路诸侯的雷霆一击。

    。。。。。。

    “小白,怎么样?我骑得好吗?”

    中原大地风云骤起,就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