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第2/3页)  透视小神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可惜英年早逝,二十余岁时就患病去世,去世前只留下了一副呕心沥血的作品,就是这副千里江山图。

    所以,这样的唯一性,直接导致了这副‘千里江山图’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价值自然也随着水涨船高了许多。

    画面上层峰叠恋,逶迤连绵,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的布局井然有序。画中远山近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飞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意,整幅卷画基调的颜色以重青绿为主,重现山河秀丽。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小王,既然你对古玩见识不俗,不放就给老头子点评点评我这些东西?”注意到王木生打量的目光,梁教授笑微微的道。

    “梁教授,您老就被折煞我了,就我那点微末的伎俩,哪好意思在您老面前显摆。”王木生尴尬的笑了笑。

    “行了,让你说你就说,别整这些没用的。”梁教授继续道:“还什么微末的伎俩,以你小子发现机关盒的夹层和腐朽不堪的铜鎏金

    佛像中夹层的实力也算是微末的伎俩的话,那我这个老头子,大半辈子的光阴算是白活了。”

    王木生嘿嘿一乐,挠了挠头道:“行,那我就说了,如果说的不对,梁教授您别介意。”

    话音落下,目光开始从客厅进门地方,第一件古董瓷瓶说起:“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一对应该是一件清道光年代的粉彩瓷瓶。”说话的时候,他特意示意了一下另外一个角落,对称的位置摆放的一个相同的粉彩瓷瓶。

    “这件,应该是明代的红釉龙纹扁壶。”目光落在一个展柜上的瓷壶上,王木生继续道:“这件是清晚期浅绛彩狮耳瓶,这件是雍正广彩瓶,这件是唐代白釉双龙耳瓶,这幅字帖是民国时期胡汉民的书法精品,这幅字帖是林散之的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还有这副卷画为郑板桥的兰竹芳馨图”

    一番仔细的讲述之后,当王木生的视线,落在最后一副卷画作品,‘千里江山图’上的时候,稍稍的停顿了片刻,轻声的叹了口气。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回过神来,王木生缓缓的吐出这么几个字来。

    啪!

    啪啪!

    啪啪啪!

    梁教授随着王木生最后一句话的落下,先是冲着王木生再次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接着开始不停的拍手称赞。

    好眼力,果然不愧是能够看出夹层捡漏的高手,这份眼力,确实厉害。

    如果说卷画下方有提名的比较容易分辨,但是真伪呢?而且,那些古董瓷器,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全部判断的,王木生虽然不是第一个,但是绝对是为数不多寥寥数人中的一个。

    在这之前,也就只有京师的那几个老古董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给出如此准确的判断。

    张倩和朱杰虽然不太清楚这些古玩的情况,但是梁教授的表现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看着眼前的一幕,已经领教过的张倩倒是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毕竟王木生此时表现出来的眼力,和在百汇古玩城以及孔老家中的表现比起来,并算不上出彩。

    但是朱杰就不同了,虽然前面已经听了王木生捡漏的故事,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时亲眼目睹到王木生如此的眼力和见识时,不免为之震惊,整个人直接就呆呆的瞪大眼睛,傻愣在了那里。

    “厉害,真是厉害,等回头京师那几个老顽固来了,我一定要把你介绍给他们,让他们瞧瞧,年轻一辈的青年才俊,让他们这些老顽固知道,什么叫做江山代有人才出!”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