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又见炊烟(第1/5页)  长河沧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长河沧浪最新章节!

    【成立志原创,起点独家首发,阅文集团旗下创世中文、云起书院、红袖添香、网、言情吧等网站同步转载——求收藏求打赏。】

    日暮时分,阮秋香进门的时候,上官致远正在看一本名为《大鹏湾》的杂志,据说,这本宝安文联内刊是珠三角最早的打工群体读物。这本杂志他一到珠三角就在报亭里觅到了它的身影,上官致远至今还能背下广东作家朱崇山给《大鹏湾》创刊号写的那首《海湾的情结》

    蓝的天,蓝的海,蓝蓝的波浪

    很早很早大鹏湾就这样深情的蓝

    白的云,白的帆,白白的海鸥

    很远很远大鹏湾就这样纯洁的白

    ……

    这本《大鹏湾》杂志是上官致远偶然在被子底下发现的,里面还有一本95年的《嘉应文学》。嘉应是梅州市的古称,乃叶帅故里,想不到还有这么一本能在珠三角占一席之地的期刊杂志。

    那本《嘉应文学》是95年2、3两期的合订本,封面上印有邓丽君的大幅头像,里面刊有十几幅邓丽君的照片和回顾邓丽君一生的文章,算是纪念邓丽君的专辑。阮秋香说,那本书是汪牡丹特意买的,她就是冲邓丽君才买了这本已经过时的杂志。

    汪牡丹很喜欢邓丽君的歌,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除了模仿唱歌,就连发型都一样。听阮秋香说到这里,上官致远觉得汪牡丹确实还有点像邓丽君,只不过她皮肤没有邓丽君白皙。

    “上次,电影《泰坦尼克号》她都没有说要去看,可一部《甜蜜蜜》她非邀我一起去看。”阮秋香说。

    “那是为什么?”上官致远道。

    “这电影是以邓丽君的歌《甜蜜蜜》命名的,她爱屋及乌呗。”阮秋香说。

    “邓丽君,一代歌后,她的歌确实是好听,只可惜红颜薄命,香消玉殒!”上官致远感叹地说。

    “趁年轻离开,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永远是青春靓丽。”阮秋香说。

    阮秋香说得对,世间悲情莫过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邓丽君的过早凋谢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让她永远以娉婷清丽婉约可人形象留存于世,让后人永世追忆念念难忘。

    有人说邓丽君是属于华人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或许是天妒英才,木秀风摧!一代甜歌天后邓丽君1995年在泰国清迈因哮喘去世,港台震惊,全球华人,整个世界为之而伤感落泪。台湾当局为邓丽君举行国葬,据说,这是自蒋介石之后规模最大的葬礼。

    她的《何日君再来》等代表作,最早在大陆被斥之为靡靡之音,后来却风靡一时。但凡听过她歌的人无不为之而深深打动和折服。那歌声如清泉出谷似春风拂面,动情处如泣如诉让人伤感落泪,飘逸处如梦如幻使人飘飘欲仙。邓丽君歌曲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大陆整整成为一代人的时尚,而那温婉可人柔媚如玉的邻家小妹形象也深深地烙在国人心中。

    邓丽君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七大歌星,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抛开意识形态层面,她是华人的骄傲,值得歌迷追思缅怀。

    阮秋香是来拿走她的被子,她说汪牡丹的被子先让上官致远用一下没有关系。阮秋香刚发了工资,就把钱寄回家了,她问上官致远身上有钱没有,尽管是萍水相逢,她还是很关心上官致远。

    “我有钱,等我流落街头了,你再救助我一把吧。”上官致远说,他身上的钱是那天姜菲和他拥抱时偷偷塞进他口袋的。

    “老乡,你不是爱好写作吗?我觉得你可以去应聘企业报编辑。”阮秋香无意中看到上官致远在部队和地方报刊上发表的豆腐块,于是给他提建议。

    “我去应聘过一两家,有些地方还问我会不会说白话,还问我有几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