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唯有读书高(第1/4页)  长河沧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长河沧浪最新章节!

    【成立志原创,起点独家首发,阅文集团旗下创世中文、云起书院、红袖添香、网、言情吧等网站同步转载!请支持正版——求收藏求打赏。】

    “叮呤呤…………”一阵悠长而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夏日校园的沉寂。已是下午放学的时间了,富川县富川完中的教室里开始陆续走出许多学生。

    这是一所坐落在富川县城中立交桥旁的历史悠久的学校,它的前身是富川县一中。富川一中在去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已迁往郊区,于是这所学校才更名为富川县富川完中。

    夕阳西下,校门口的正上方“湖北省富川完全中学”几个大字虽谈不上十分的书法功力,倒也显得是潇洒遒劲,这几个字是一位富川籍将军所题。据说将军当年也是富川一中的学生,后来献身革命,枪林弹雨,戎马倥偬终成一代开国上将。将军功成名就自然也不忘造福桑梓,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款捐物献策建言,这在当地早就成为美谈。

    薪火相传,春华秋实,这所百年老校每年都要向高校输送大批的人才。现在它几经扩建和变迁已颇具规模,真可谓是墨香学府,陶铸群英,菁菁校园,木铎扬声。

    此时,校园内的那条林荫大道上已汇聚成人的海洋: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学生在向前涌动,自行车的铃声、谈笑声、叫喊声混杂在一起,刚才还是宁静冷清的校园顿时变得拥挤和喧闹起来;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和灿烂的笑容只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感受到活力、阳光、未来和希望。

    在校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瘌痢头男人好像在找什么人,只见他夹杂在人流里,手扶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硬是进退不得。或许是个子太矮,他干脆站在大门外的台阶上踮起脚仔细看着在他面前走过的学生。

    这癞痢头男人是阳辛镇富河村的支书,他平日里很少进城,今天富川县三级干部会在人民礼堂召开,他是来县城开会的。

    富河村是富水河边和阳辛镇隔河相望的行政村。说起阳辛镇,在富川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和富川县治历史沿革有着甚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史料记载,处于富水河中游的阳辛镇是本县的发祥地,阳辛古镇自三国至隋曾是三百多年县治所在地,隋时,县以河名,曰富川,县城后东迁至富水河中下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富河水库的修筑,阳辛古镇已经淹没于万顷碧波之中富河村是富水河边和阳辛镇隔河相望的行政村。说起阳辛镇,在富川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和富川县治历史沿革有着甚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史料记载,处于富水河中游的阳辛镇是本县的发祥地,阳辛古镇自三国至隋曾是三百多年县治所在地,隋时,县以河名,曰富川,县城后东迁至富水河中下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富河水库的修筑,阳辛千年古镇已经淹没于万顷碧波之中。

    赖根正除了进城开会,他还顺便给自己复读高三的儿子赖天阳送点生活费的。想起自己的儿子赖天阳,赖根正就来气。这小子鬼精鬼精的,打小就是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主,没少让大人怄气。发蒙上学后,读书还算凑合,小学时,他和本村孟家庄的孟岩是一个班的,赖天阳当班长,孟岩当学习委员。等到上了初中,那孟岩却是日见长进,愈发稳重,见人彬彬有礼,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而赖天阳成绩虽说还行,可就是不用心,还没毕业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放浪形骸?。眼瞧着儿子这样下去就要废掉,赖根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要是上不了县一中,考大学那就是无望啊。赖根正自己大字识不了几个,全凭自己踏实肯干且是雇农后代根正苗红才当上了支书。为了让儿子能读出点名堂来,他可没少下功夫:打过骂过,也苦口婆心的劝过,但收效甚微,赖天阳依然故我,玩世不恭。果不其然,同村的孟岩上了重点中学县一中,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