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东岭会战爆发(第1/3页)  我来自天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咸丰元年三月初二日,(公元1851年4月3日),东岭战役爆发,在周天爵的安排下。

    清军兵分四路,分头进攻太平军腹地,以四路中的北路为实际主攻方向,系秦定三部贵州生力军2200人,计划其待向荣发动后,先攻破三里圩之北,得手之后快速移动向南,从其背后袭击攻打太平军主力;

    南面分三路,向荣部镇筸兵率先攻打三里圩之西面,先于正面吸引大股太平军主力在此集结,然后进行小规模徉攻,待秦定三攻破三里圩之北后,进而大举进攻,准备和秦定三部到时将其前后夹攻,一举围歼其主力。

    刘继祖督“大头羊”张钊,、“大锂鱼”田芳等“艇匪”降众攻打东岭,为奇袭部众,可乘太平军各部主力被吸引于向荣正面后,他们借此进可攻杀入太平军腹地内部,袭其老弱营盘,亦可为战场上附近的一支援军,以驰援友军。

    张敬修则率召募的东勇,闽勇二千余人攻打台村,作为奇袭部队的接应,也可在战局不利时作为一支有生力量的战略预备队。

    南面兵勇三路共4000余人,周天爵年近八旬,亲自随刘继祖部进击东岭,为正士气,严肃军纪,周天爵又将留守的一千余人组织起来,分为十几个执法队,分别把守清军进军后的各个路口,特地下令每路后面的执法队,遇退即斩!

    计划相当不错,向荣作为佯攻,作为太平军的老对手,相当具有迷惑性,太平军误判的机率很大!但真一实施起来,却变得乱七八糟。

    杨秀清在通过化妆的童子兵,教徒扮作的小贩侦知清军准备与移动情况,像是分成四路进攻的情况后,反应很快,也作出了相应部署。

    当即下令,前线守军以二十五人一营的编制分散四野,同时多打旗帜于山路四面山地驻守。

    同时在不知道清军主力哪个方向的情况下,在得知周天爵在刘继祖部一路后,决定先打周天爵这一路。

    首先杨秀清的判定是向荣这一路很可能是主力,跟周天爵预想的一样,但接下来杨秀清就不按周天爵的思路走了,在杨秀清看来,向荣不好打,多次交过手,属于比较的难缠的敌人,过多的跟向荣绞缠在一起,反而很可能让其他几路清军借机攻入太平军腹地内部,破了在东乡一带太平军的营盘根本,太平军反倒容易至败!

    第二,周天爵这一路兵最少,属于比较好打的软柿子,先快速攻灭他,后再回兵御敌,也十分容易。再者先攻他,也可看情况而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清军营地里,除了远在柳州督办军务兼养病的李星沅外,当面清军将领官员中,官职最大的,非他周天爵莫属,这一路有了周天爵,先围攻他,也必然会令各路放弃原计划,使其急急来救,到时便可变客为主,因此他精心准备了四路埋伏来对付来援清军,再者这万一周天爵被杀,所谓失陷朝廷剿匪大员,这罪名可得把各路剿匪将领全压趴下,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他们也不得不来!

    在杨秀清看来,四路来攻,只要围住了周天爵,一样可破!

    周天爵骑着黑马,手曲捏着马鞭,乘着黎明前的夜色,随着军丁出了营房,他的身后跟着四个青衣仆人,手里各拿着几种奇怪的家伙,周天爵看着远处太平军拒守盘踞的迷雾重重的山岭,恰逢此时远处传来一声鸡叫,周天爵他不由的驻足喘了口白气,鼻孔的气息加粗了几分,随即加鞭赶马随军而行。

    几路兵马分流后,按照各自的职责安排,各部署到位,随着远处山边的太阳的冒头,各路兵马像是齐声发了声令,皆朝太平军把手的各个山隘进发。

    由于杨秀清下达的命令,各路要口的太平军主力都已经在腹地内部集结,路口各处都是些零星分散的兵力,以太平军最低的编制—营,即二十五人为一队,多打旗帜,埋伏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