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入宫(第1/2页)  时以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月间,已是春末夏初,午后芳草夹香,夏虫切切。时光好似缓缓流淌的小溪,步履缓慢。

    自那日之后不久,她每日在院子里抚琴c阅书c与丫鬟们闲话,日子跟往常一般闲淡,除开宫里便每日会派教习嬷嬷来府里教授她宫里的礼仪这个事,好似也并无什么不同。

    只是这段时日却难见孟长延的身影,每次去寻他皆是不在府中,她知道他是刻意避而不见。她又怎会不知他为何如此,那日她不顾他的劝阻,说出那两个字之后,一切已无回旋之地。

    孟长瑾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便转身一望,见碧溪带着一抹愁容向她快步走来,立马了然,轻叹道:“二哥还是未在府中?”

    碧溪听到她略微失望的发问,只得低低地“嗯”了声。

    明日辰时,宫里就会派人来接她入宫,留在府上的日子已是不多了。

    至此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聚,便是如此也不愿见上一面么?第二日,卯时便要起来梳洗,府里也因此事而早早地忙碌起来。

    碧溪替她插好珠钗时,忽瞥到台上静静摆放的一个妆匣,取出里面的蝴蝶白玉簪,在孟长瑾的发髻上比了比,小心问道:“小姐,这个要戴上吗?”

    孟长瑾透过铜镜将碧溪的举手尽手眼底,沉默良久,启唇道:“你将这个交给二哥,若是他不在,便交到他院子的小厮手上,让他们转交给他罢。”

    碧溪拿着白玉簪再望了望铜镜里的人,终是将簪子放入妆匣,低垂似是在自言自语:“便是一点念想都不留了么?”未待她回答,对着她福了一福,便拿着妆匣出去了。

    用过早膳,宫里派来的人已至孟府,一太监持手谕入内,孟广蔚忙令小厮摆案接旨。

    屋内众人跪伏在地上听太监宣读陛下手谕:

    “太常寺正卿孟广蔚三女孟长瑾,静容婉柔,丽质轻灵,着封为正五品宝林,即日入宫,钦此。”

    “臣妾,孟长瑾,谢陛下隆恩!”

    孟长瑾接过太监手中的手谕,方与众人缓缓起身。

    孟广蔚早已将银子备好,示意身边小厮将银袋递过去,复笑道:“刘公公辛苦,小小心意公公笑纳,小女日后在宫里还劳烦公公多多照料。”

    刘公公拿到银袋,用手掂了掂,心满意足,顿时满面笑容,微微作揖,道:“孟大人放心,我心里敞亮着呢!”说完,便转头笑吟吟对孟长瑾道:“孟宝林,随我上路吧,可别误了吉时。”

    孟长瑾拜别父母,便随刘公公向着府外等候多时的马车走去。

    “孟宝林,请吧!”刘公公一手打着帘子,一手平立于车前,头微微低垂。

    孟长瑾一脚踏于木阶,右手覆在刘公公手臂上,欲上马车,忽一顿,回身。

    一袭木兰青双绣缎裳于风中,宛若一只碧青蝴蝶,迎风振翅。一束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她肩头,照得雪颈莹白通亮,青丝撩动。

    孟广蔚与何氏一道立于廊下,阳光隔开了她的视线,看不太清。望了望大门,却未曾等来那道熟悉的身影。她回身,撩了裙摆,借着刘公公的力上了车。碧溪随后上来,随她身侧而坐,一时无言。

    马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忽闻车外一阵急促马蹄声音,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孟长瑾!”

    孟长瑾闻到这个声音心中一惊,立马撩帘倾身望去。只见一人催马渐近,一身官服在阳光中愈加刺眼。

    马车渐渐停下,那人策马已至车前,与她四目以对。

    她张了张干涩的嘴唇,只吐出二字:“二哥!”

    孟长延俯身,双眸忽亮,嘴角轻牵:“二哥不曾恼你,今后一路,不愿你富贵荣华,惟愿你平安康乐。”

    这几个字敲击着她的心房,温暖如斯,便又闻他再道:“好自珍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