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头等大事(第1/4页)  新三国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雨(庄兴)去把天眼抱来,本帅让它回郴县送信!本帅要把你们未过门的媳妇接到陇县城来,让你们成亲!”

    “大帅,是真的?”牛威惊讶的问道。

    “大帅说话算数的!”庄兴一脸肯定,两人一路小跑出了大帐。

    “元功,你再带人跑一趟,带人到半路去接应她们,本帅让年良(张允)带人送家眷到襄阳,随行还有一千二百多车的粮种!”

    由于二年前我就开始军屯,先后组建了桂阳屯田营c酃城屯田营和澧县屯田营(澧水屯田营和南城屯田营合并),屯田的士卒(包括残废军人)和家眷共计(俘虏除外)六万三千余人,先后开垦出荒地三十余万亩!没有增加桂阳郡和武陵郡的负担,也没有增加当地粮食的压力,相反今年桂阳和酃城屯田营还多出了一百五十多万石粮食。

    澧县屯田营(包括新组建的凉州屯田营)最大,负担最重!现有四万一千余人(其中六千五百多残废军人),开垦了水田七万余亩c旱田三万余亩,种了一季晚稻,现在全种上了冬小麦!

    因产量太低,今年的收成只够这些人四个月的口粮,需要从桂阳和酃城屯田营大量调拨。

    命令郑秋生继续开垦荒地,明年达到水田十五万亩,旱田十万亩(每人平均六亩,这时代一个壮男能种二十亩)。

    种上二季庄稼,到明年秋天,澧县屯田营的粮食除了能自给自足外,还多出六十多万石,军饷也有了部分着落。

    酃城屯田营有人口八千一百余人,水田八万余亩c旱田一万五千余亩(每人十一亩),去年的收成共一千九百五十万斤(双季),合六十八万石(每石谷二十七斤),除去口粮和军饷,还剩下三十三万石粮食。

    桂阳屯田营,有水田九万五千余亩,旱田二万余亩(每人十一亩半),由于种植了二万亩良种的庄稼,除去口粮和军饷,还剩下一百二十多万石粮食。

    刘靖早就认识到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车厢内旅客留下的十斤稻种,餐厅剩下的半袋土豆c半袋红薯c十几个玉米棒和半袋做豆浆的黄豆!

    明年粮食将是头等大事!

    刘靖准备开过年在陇县屯田营种植良种水稻三万亩(大亩,下同),红薯二万亩c玉米二万亩c黄豆二万亩和土豆二千亩(种子不够),共计九万三千亩,需要消耗良种三百多万斤!

    今年在桂阳屯田营试种的二万亩良种庄稼喜获丰收,水稻亩产一千三百四十斤c红薯八千一百十五斤c玉米一千二百零七斤c黄豆c二百六十四斤,全部已封存作为种子,明年在桂阳和陇县屯田营广泛播种(偏僻,减少长途运输)。

    澧县屯田营靠近南郡,酃城屯田营靠近长沙郡,保密难度很大;还有一个原因是种子不够!一亩红薯需要种子一百斤,一亩土豆也要一百斤

    今年是第一次在桂阳屯田营试种,虎啸山的谷是变成米运到新苑的。

    一旦泄密,他的优势荡然无存!

    不要幻想只要广泛播种了良种,天下就没有人饿肚子!

    现代社会,有了袁隆平,天下还是有十几亿人饿肚子,世界粮食储备只够地球人维持七十五天!粮食在现代社会都是头等大事,何况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

    明年秋收后,刘靖手下的粮食(包括军粮)就能自给自足了,买卖粮食视市场价格波动而定。

    假以时日,他将会动用粮食和马匹买卖等经济手段左右市场,影响对手!

    凉州今年冬季雨水充足,瑞雪兆丰年!

    “属下遵令!”韩琦也欣喜不已,能见到自己的家人,谁不高兴?

    刘靖写好四封信,一封给刘云封给张昭封给张允封给牟贵,为了减轻天眼的负担,废话少说,四小块白绢。

    天眼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