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买房(第1/3页)  大唐第一太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基本宣告结束,不过叶枫不会那么早离开,后续进展也得关注,若是灾民依旧泛滥,他还得费上一番功夫,当然了,这个几率不大。

    再去奔波显然不太合适,将士们也不愿意继续折腾,晋阳一带就成了叶枫最好的观光之地,唐朝的北都,自然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还有一点,一路上收割的财物剩下了很多,这让叶枫可以大手大脚,都是自己凭本事得来的,灾民也用不着自己操心了,就算全部据为己有,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当然了,这要是传到了李世民耳中,影响不好。

    基于此,叶枫暗暗做了一个决定,留下一部分以观后效,或是赈济灾民,或是充实国库,就当是造福大唐了,还有一部分自然是进入自己的口袋了,只不过唐朝没有银票,身在皇宫,确实很不方便,唯有用掉,才是最佳选择。

    叶枫想过了,他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皇宫的,而这笔钱日后必有大用,也许是自己的后路,而买房就是最佳选择,不管是以后卖掉还是自己居住,都是可以的。

    “晋阳城,找一处黄金地带,找一处大宅,嘿嘿,就这样办。”

    唐朝的人员流动其实很大,特别是繁华的大城,一些做生意的,一些达官显贵,搬迁是经常的事情,离开之后,一些宅院荒废在那,一些留人看守,还有一些就是变卖了。

    这不,叶枫运气很好,就遇上了这么一位财主,他的生意在南方越做越大,打算全家搬迁,已经在那边打理好了一切,本来也不差这点钱,打算任其荒废,这不,碰上了叶枫,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议价。

    晋阳的物价和长安不相上下,何况是这么好的黄金位置,价格自然偏高,不过总得讨价还价嘛,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败家,至少叶枫不是这种人。

    野客丛书里写了东方朔一句话:“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价亩一金。”这里说的是汉朝长安附近,最熟的地皮了,汉朝所谓一金,是指一斤金子,折算差不多一万铜板。

    一斤,也就是十两,当然了,这是汉朝的物价,到了唐朝,生活远比那时候丰富多彩,物价也伴随而涨,像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一亩地至少也得三十两黄金,而这,只是土地价格,宅院的造价还没算在内。

    唐朝的官员,住的就比较典型,像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他们的府邸就十分豪华,又比如并州大都督府,也是十分壮观,有一部分是自建的,也有一部分是赏赐的。

    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个别例子,唐朝初年,提倡节俭,很多官员其实府邸十分平常,和寻常百姓差不多,比其那些富贾就更加不如了,而叶枫看中的这一处大宅,则是富贾中最具典型的代表,整座府邸占地二十亩,装修十分豪华,十分气派。

    这在叶枫的印象中,还只是九牛一毛,长安外郭城分作了110坊,一坊的面积是600亩左右,有些王府和公主府可独占一坊或半坊,要知道一亩地可是660多平方,可以想象究竟有多大。

    武则天以后,皇亲官员就开始奢靡了,个个比着营造豪宅。唐玄宗天宝年间,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朝廷官员到王家太平坊大宅去搜检,竟然“数日不能遍”,还真是房叔气派。坊间议论,这种拼着比着盖豪宅的行为,叫做“土木之妖”。

    安史之乱也没刹住歪风邪气。平定叛乱的郭子仪牛大了,他的住宅里,院子与院子之间得靠车马往来,各个院子里的门房,彼此都不认识,所谓“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

    有天郭子仪出门,看见施工队正在给他盖院墙,他随口说道:“好好筑这面墙啊,别不结实。”那工人放下工具,说:“放心吧,京城里达官贵人的院墙,都是我建的。几十年来,只见主人更换,墙没毛病,都好好的呢。”

    郭子仪听了半天没言声,转身上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