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考虑(第1/3页)  绽放那些年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服装店有陈小建上手,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生意居于平稳,陈小桥最近几天都在思考该让陈家大哥二哥做什么生意好。

    记忆中两个哥哥人都不错,大嫂二嫂可不是省油的灯。上次让陈父来找自己就是打嫂子出的头。

    想到火锅店和连锁商店。陈家大哥家大哥比较急躁,比较适合火锅店,活的快速。陈家二哥家二哥比较沉稳,只需要等待积累差不多的资金就可以开另一家了,比较适合连锁商店,这是根据两个人性格制定的。

    完善好计划书,陈小桥进卧室看了一下睡着的宝贝们,然后告诉翠花和杏子自己要去陈家,可能吃过饭之后才回来,不用等自己,有没有什么需要捎带的。

    翠花趁着陈小桥在家看儿子的时候,在镇上给儿子抓了几服药本来打算让别人捎的还没捎。杏子买了麦乳精大枣红糖等给孙子下奶的东西也没带回去,陈小桥这次去的时候,骑着三哥的凤凰牌自行车,都给捎上了,自己也给陈家父母买了好多营养品。

    到了陈家,陈父陈母很高兴,陈母拉着陈小桥的手问陈小桥最近过得怎么样,不要太辛苦,注意休息,又什么事情需要出力的你三哥离得近,千万别自己动手。

    陈小桥听着细碎的唠叨很心暖,陈小桥想起捎带的东西,把自己买的提到里面,剩下捎带的东西一会儿让陈母那去给翠花和杏子两家人。

    两人说的很高兴,陈小桥不经意间看见陈家大嫂在自己刚来的时候,看见车筐里面的那些东西,心里面很高兴,嘴角扯得很高,之后自己说一部分给别人捎带的时候,脸色一下子不好。

    看着陈家大嫂的样子,陈小桥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家里生活困难,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提出什么大的要求,但是一段时间,感觉到嘴馋了,陈小桥想吃麻辣片或者锅巴,还是会缠着大人要的。大人们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嘴上答应的好好的,陈小桥记着时间,特别在街道有齐的时候,放学后眼巴巴的等着。知道大人们回来之后,不断的往他们身后看,看有没有把东西买回来。小时候的陈小桥每次都是失望的,外公外婆每次都会说“自己忘了,或者街道没有卖的”,陈小桥心情会非常差,发一顿脾气,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过心里还是期待着,每次都会在有齐的这天在家里等着,大人回来后眼巴巴的瞅着,不过等待的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大一点之后,想吃什么东西的时候,手里有钱了,不想出去买,大人还是会如此告诉陈小桥,可是陈小桥已经知道了这是骗人的。

    还有每次亲戚来家里的时候,陈小桥心里都是充满渴望的。家里的饭食只能吃饱,吃香的可能性很低,陈小桥最渴望的亲戚就是大娘。人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外婆家恰好就在平原,离街道非常近,但是家里的亲戚来的非常少,就是外婆的闺女都是每年稀稀拉拉的来一两次,有时候都来不了,说家里忙,陈小桥经常听见外婆说“人家闺女每年都是好几趟的跑,大包小包的带,自己闺女一年到头都不见人,稀有的一两次来,还是把娘家的东西往自己家里带”,心里也是那么认为的,其他的亲戚来家里就是有事情。但是有时大娘带过来的自己做的摊饼跟络的饼还是陈小桥小时候最为期待的。

    陈家大嫂这样子在别人看来可能属于小家子气,可在陈小桥看来却带点“可爱”,是生活的无奈罢了。

    陈家前几年只能保持温饱罢了,好东西一点见不到,就是肉腥味也只是逢年过节有一点。

    陈家大嫂家里下面三个妹子,一个兄弟,比之陈家更困难。

    陈小桥认为抠唆和家里情况有关,家里富裕见得多了,自然就不会在乎那些三瓜两枣的东西。

    陈小桥自己小时候喜欢吃很多东西,比如香蕉,但是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