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余颖的算计(第1/4页)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唯松的这个想法没有错。

    但有些人就是不放心,怎么也给萧唯松找个毛病。

    甚至余颖查出来,萧唯松就是因为在论点不怎么和别人相合,就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原主在要死的时候,他的兄长也陷入险境中,在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余颖感觉这两者有关系,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出的手?

    是这位吏部尚书吗?

    按说一般这种读书人,是不会对付一个已经出嫁的小娘子。

    那么是谁?

    亦或者是这是巧合?

    可是余颖感觉这一项巧合,太过及时。

    即使原主的兄长没有余颖的帮助,也能够治好外伤,但是萧唯松身体一定会不怎么好。

    那么萧唯松极有可能回老家修养,自然也没有精力去探查原主的生活情况,那么原主的死就会悄无声息地过去。

    这都让余颖从心里感觉,似乎还有一只手也伸得很长,会是谁?

    这时候的余颖心里都有些怀疑的,当初是不是原主不管嫁到谁家?都是不怎么好的下场。

    如果原主所谓的夫家,不是那种丧良心的人家,会不会跟着原主一起灭亡?

    只是这一连串的问题,最后是无解!

    当然余颖也知道这些只是她的猜想,没有任何证据,所以才要一直追查下去,其中吏部尚书就是余颖重点关注的对象,而负责监视的是阿一。

    事实,余颖一定会追查下去,这是原主的心愿,让她无法不出手管这件事,

    另外吏部尚书的说法,在余颖看来,简直是放气。

    为什么用世家c寒门把人分类?

    只不过是扼杀别的前程。

    如果感觉对方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么为什么不把心思放在怎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一门心思着算计折腾别人,就算是打着什么大义的旗帜,也是虚伪的。

    人出生的时候,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不管是寒门,还是世家,都只是在起跑线有所差别,这不是出手害人的理由。

    寒门中不乏有子弟在皇朝中出人头地,甚至绵延下来,成为世家。

    比如兰陵萧氏,据说始祖是西汉的萧何,萧何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高官的后代,只不过在人生的道路,走对了路,子孙争气,才把萧家变成一个世家。

    同样的在世家绵延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有些世家曾经显赫一时,却渐渐乏力,最终掉出世家,成为普通人家的,这也不是没有。

    就是所谓的顶尖世家,也会渐渐没落下来,只留下它们的传说。

    比如鼎鼎大名的琅琊王氏,在东晋初年,琅琊王氏是所有世家的领头羊,有句话说:王与马,共天下,甚至连皇帝都要看王家人的脸色。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琅琊王氏还是不行了,皇帝的公主看中了已婚的王氏弟子,强令王氏弟子休离了前妻,嫁给了王姓弟子。

    后来,随着大一统皇权的兴起,再厉害的门阀世家,也不得不开始变化,终于走到看个人能力,而不是只看血统这一步。

    这是一种进步,是必然的。

    所以余颖认为出身世家不必骄傲,那是祖先的荣光,而不是后人的能耐,一旦祖先的荣光被效益殆尽,那么所谓的世家身份并不能保佑什么。

    同样的寒门子弟,也不必因为出身自卑,依靠自己的能力,照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在追查整个事情的过程中,余颖发现了更多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其实不单单是萧唯松一个人遭遇这种情况,还有别的官员。

    看到新的资料后,余颖感觉真的是够了,明明一个个挺有才智,却把自己的才智用对付同种族的佼佼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