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70 首辅大人的难言之隐】(第2/5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的海商势力。

    二十世纪前的海商大多都是亦商亦盗的海盗,没有武装力量,就别在大海上混了,等着喂鲨鱼便是。

    各方豪强,就是一头一头的大鲨鱼,有本事的才能混下去。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天子富有四海没有太大的扩张欲望,也没有超越时代的眼光,要想保证‘国泰民安’,少生是非,自然是禁海限商,甚至闭关锁国。

    这样事情就少了,自然安稳。

    明朝海禁是个传统政策。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学习的元朝,而元朝则是学习的宋朝,宋朝以前没有海禁政策。

    宋朝为啥海禁,因为朝廷想要垄断海贸的利润,就像它垄断了酿酒业、盐业等生意那样。

    一旦打开海禁,外面的物资便可以源源不断的对朝廷进行冲击,对地主阶层进行冲击。

    所以韦宝对于弄钱毫不担心,只要打开海禁,韦宝自信几个月之内就能富可敌国了!

    元朝相对松不少,但那是因为它的统治能力太差了,管不过来。

    明朝一方面是继承了前朝的制度,另一方面明初的倭寇问题确实挺严重。

    此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不少倭寇趁着中原战乱过来抢劫。

    明朝的海禁坏,是因为明朝的时候私营工商业已经超过了官营,继续海禁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为啥宋朝以前没海禁,因为那年头只有宗阀世族和阿拉伯商人有能力进行远洋海贸。

    明朝以前民间海贸也远远比不了朝廷。

    海禁不等同于闭关锁国。

    海禁说白了就是海贸这玩意儿好赚钱呐,大明朝廷要独吞!

    明朝前期一直维持这一只强大的海军,还派郑和去下西洋。

    虽然朝是朝贡贸易,郑和是去撒钱建立朝贡关系的。

    但是能做到这一步,说明明朝朝廷有远洋贸易的需求。

    清朝的海禁已经不只是海禁了,而是闭关锁国。

    首先,清朝的海军和明朝根本没得比,晚清除外。

    满清作为一个游牧部族建立的朝廷,本能地反感水师、海军。

    其次,清朝对外贸易相当不积极,甚至只允许在广州这一个口岸进行海贸。

    而且,明朝的海禁政策是逐渐松弛的。

    除了嘉靖时期,那年头正是日本战国打的最凶的时候,倭寇比较严重。

    清朝则是越来越严。

    鸦片战争后除外,那也是被外国强行打开了国门。

    除了赚钱和海防,明朝海禁除了垄断海贸和防倭寇这两个目的,还有其它目的。

    首先,明朝刚建国的时候人口很少,才6000万,要知道西汉的时候中国就6000万人口了。

    而元朝对南人的歧视使得东南沿海出现了移民东南亚的风气,明初海禁也是为了限制人口外流。

    其次,明朝以白银为主要货币,恰好欧洲人在美洲找到了很多金银矿,日本的银矿也很多。

    不限制白银流入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而且明初需要抑制工商业来恢复农业。

    最后,中国自秦时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走到了头,元朝就已经出现了大商人威胁皇权的势头。

    不要小看明清的君主们,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叫资本主义,但却能看出新兴资产阶级会对皇权产生冲击的潜在威胁。

    这些事情君主能想到,顾秉谦这些内阁大臣,想事情,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会低于君主,并且大都博学多闻,他们更加能想到的。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之间的缺银子,而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