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32 朱由校想惩治韦宝】(第2/5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弼夸功而撰写,于明熹宗举行经筵之际呈上,对熊廷弼栽赃诬陷。

    这既符合魏忠贤株连东林党人的企图,又发泄其对熊廷弼之私恨。

    魏忠贤对冯铨非常器重,便向明熹宗讲述甘罗十二岁拜相之故事,以堵住别人的嘴,免得别人说冯铨过于年轻,不够资格入阁,授冯铨官职。

    于是擢冯铨入阁,任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短短一年中,年方三十的冯铨即升为朝廷辅臣,成为阉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被称为“黑头爰立”、“黑头相公”。

    在原本的历史中。

    顺治元年五月,清军入关,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以书信召冯铨入朝,他接到书信就马上赶到。

    多尔衮赐以朝服衣帽及鞍马、银币,命他仍以原衔,进入内三院佐理机务。事隔半月,冯铨等率文武群臣于武英殿向多尔衮上表称贺。他同其他汉官一样,揣测执政者的心意,来迎合多尔衮。

    顺治二年六月三日,多尔衮命抚按查明并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等赶忙叩头谢恩,多尔衮说他们不忘旧主,冯铨答曰:“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主,但是对一位君主不能二心啊!”

    以明其仕清忠心不二。同年闰六月十二日,冯铨回奏多尔衮论明末党争时说:“诸位大臣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王爷您啊!”

    多尔衮对此深表满意。这一年,授冯铨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

    七月,他遭到御史吴达弹劾,引发一场政斗风波。

    顺治六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死后,清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气候突变。顺治帝亲政后,满洲贵族的反多尔衮势力执掌朝政。

    顺治八年二月,清朝开始审定中央各部汉官,有的被严加惩处,有的则继续供职。这次“甄别”中,第一个被顺治帝点到者就是冯铨。顺治帝列举其被吴达等疏参之罪及其七年内之所为,严斥他“殊失大臣之体”,“著令致仕”。

    顺治十年三月二十一日,顺治帝以“冯铨原无显过,且博洽故典,谙练政事,朕方求贤图治,特命起用,以观自新“为由,下谕命吏部通知冯铨迅速赴京。三月二十七日,顺治帝亲临内院召见冯铨,对他很表关切之意。当天傍晚,冯铨等大学士奉召入宫,谈到翰林官贤否时,顺治帝认为只要他亲加考核,文之优劣毕见,即可定其高下。当时陈名夏也在场,而冯铨却别有心计奏曰:“皇上简拔任用贤才之人,不应该仅仅去看他的文章。南人汉官大多文章写的好但是做事不行,满人文章写的不行但是做事效率高。如今科举考试也不能只看文章好就录用了,文章行事都好,才可以任用。”

    贬抑南人汉官,正是冯铨真意。而此前被劾之陈名夏、陈之遴均隶籍江浙。顺治帝当即表示赞成冯铨的意见。翌日,冯铨官复原职,任弘文院大学士。这说明冯铨于罢职期间清楚朝廷内部情况。此后,南人汉官屡遭打击,多与冯铨有关。

    顺治十二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冯铨与大学士洪承畴曾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与大学士谢升等议定郊社、宗庙乐章。他屡次受诸言官弹劾,期间曾罢官,后复出。

    顺治十三年,冯铨以年老加太保致仕,但仍留在清廷以备顾问,其后经奏请皇帝批准回到原籍。

    顺治十六年,改内三院为内阁,清廷命其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

    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冯铨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康熙十二年正月,赐谥文敏。乾隆朝将其列入《贰臣传》乙编,并追夺其谥。

    冯铨少年得志,入仕翰林,而且容貌俊美,与缪昌期为首的很多词臣发生了男和男的关系。

    然而等到他父亲冯盛明被弹劾时,冯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