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口衔天威讨不臣(4)(第2/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损、还没恢复过来的韩遂抵挡不住,已经带着一些族人和成公英等心腹撤往大小榆谷,投奔结好的羌人部落。

    而吞并金城的李骈则忙于与联军中的其他各家瓜分、消化金城韩家的留下的遗产。金城、陇西、武都境内原本被韩遂强势捏合起来的各股势力再一次分崩离析,形成了临时以李骈为首,各家并立的新局面。

    凉州最大的一股势力韩遂已经不足为虑,安定杨秋、北地泥阳傅家等大姓也相继归附,那接下来秋后想要收取陇右、河西之地的阎行,就将目光对准了被擢为凉州牧的韦端和雍州刺史邯郸商、武威太守张猛三人。

    虽说雍凉之地还有不少割据郡县的豪强大姓,但这些人物还不足以掣肘阎行进军雍凉,眼下能够和阎行相抗的,只有同为朝廷任命、颇有声望的韦端、邯郸商、张猛。

    如果按照阎行奏请,朝廷改置雍、凉二州,那实力较强的凉州牧韦端的驻所就得发生变化,凉州被并入新雍州,韦端想要担任雍州牧,就得移驻关中,这无疑是羊入虎口,不想继续担任雍州牧,那好的很,阎行立马就会举荐新的雍州刺史,然后由新任雍州刺史领兵,名正言顺地接收汉阳、南安等郡。

    而雍州改称凉州,身为雍州刺史的邯郸商就难免要卸任,若不卸任,阎行也不会让邯郸商转为凉州刺史,隔绝许都朝廷和雍凉的他必定会抢先举荐一位新的凉州刺史,大张旗鼓地出兵河西四郡,讨伐不遵王命的逆臣邯郸商。

    许都朝廷看清楚了这一点,或者说曹操明白阎行的目的,他压下了阎行的上表,也不置可否,打算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拖延下去。

    现下的阎行能够帮助许都朝廷讨伐叛逆、稳定关西,能够声援曹操、掣肘袁绍,这就已经足够了,朝廷和曹操都不希望他继续坐大,然后出现一个雄踞关西的“袁绍”。

    只是,这个乱世已经经过了最初的混乱和无序,它的局势在接下来会逐渐变得清晰和明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然后仅剩的强者中再展开一场剧烈的搏斗,直到剩下最后一个活着的强者。

    而在这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阶段,已经没有人能够打断占据了原来司隶地区的阎行进军雍凉的步伐,朝廷不可以,曹操也不可以。

    既然明面上的调虎离山行不通,那就只能够暗中挑动雍凉的虎狼互相争斗了。

    阎行打算派心腹接触武威太守张猛,因为根据手头上的雍凉情报显示,同出武威的雍州刺史邯郸商与武威太守不合。

    张猛是本朝名将张奂的儿子,因为自家父亲以往在凉地的赫赫声名,担任武威太守的他在武威颇得人望,在很多方面都要压过雍州刺史邯郸商一头。

    这种“枝大于本,胫大于股”的现象,势必不能够持续下去,邯郸商、张猛两个人中终究要去掉一个。

    督领三州的阎行虽然不能够肆意罢免朝廷任命的地方刺史、郡国守相,但是眼下不管是实力还是声望都足够的他,却能够支持有能力夺权的人成功上位。

    张猛,就是阎行选中的人之一。

    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关西的掾史去做,戏志才、周良等人帮着自己将关东的形势照看好就行。

    阎行没有再赘言,他说道:

    “无妨,那就先让曹孟德压着上表吧。若是河内这边的仗打不起来,袁绍要先全力北上扫平公孙瓒、张燕,然后再大军掉头西向来对付三河,那孤也要返回河东,渡河前往关中,争取秋后一举解决雍凉的乱象。”

    这是阎行阵营一直以来的“先西后东”的战略,虽然过程会波动曲折,但大方向还是没有改变,戏志才、周良都是跟随阎行多年的老人,他们也都清楚,自然不会随意置喙。

    三人照例又交谈了关东州郡的形势,今岁一开春,除了河北的麹义之乱外,中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