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鸟返故乡狐首丘(第2/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底层的缺陷的弊端,被人刻意地忽视过去罢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阎行也不固执己见,戏志才考虑得比周良更多,也更远,在阎行考虑之后,也愿意从谏如流。

    毕竟把天子控制在手中将近一年中,阎行也看清楚了“名与器”的利弊,掌控天子和朝廷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好处,但也给河东阵营带来了诸多隐患,有一些隐患,还是拥有长久深远影响的。

    阎行想清楚之后,对让出蠢蠢欲动的少年天子态度上并不抗拒,只是在下最终决定之前,他必须考虑一些事后的后果。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曹操会怎么样?袁绍会怎么样?

    贾诩在认认真真思考完阎行的问题之后,才开始坦诚说道:

    “戏祭酒为将军谋划的,或许略有疏漏,但大体上还是中允的。”

    “兖州的曹操和河东并无争地之急,若是真的想要联合袁绍,攻灭河东的话,只怕一早就出兵叩关了,也无需一再遣使,威逼利诱了。”

    “所以诩是认同戏祭酒的论断,曹操得到天子之后,只会与河东结盟,转向东顾,巩固经营兖、豫两州的根本。”

    “日后或许会再择机削减将军的名爵,利用朝廷名义来掣肘将军,但那也是日后之事。”

    “若是将军解决不了当下关东、关西的困境,曹操在中原之地也守不住天子和朝廷,那天下局势必然要天翻地覆,今日之事也要另做别谈,担忧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退袁绍之兵,戏祭酒确实是有些臆断了。河内地处要冲,以往关西兵盛,张杨孱弱,河内可以作为缓冲之地,袁绍也不急于攻取。可是现下关中大乱,张杨已灭,邺城濒临河内,势必要据为己有,方能够心安对外。”

    “戏祭酒认为河内坚壁清野,袁军无虚可趁,就会退兵,这一点诩不能附同,窃以为当另寻别策,方才能够退袁绍之兵!”

    “文和公,可有良策?”

    阎行听完贾诩的话,暗自感叹姜桂之性,老而弥坚,贾诩虽然年过半百,但是岁月没有削弱他的智谋,他的思维依旧敏捷,眼光同样锐利,这也让阎行多了一份期盼,想要知道贾诩在退袁绍之兵上,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策。

    贾诩对关西诸事显然要比关东更谙熟,在关东的建策上,他对袁绍势力的认知未必要比戏志才更深远,本来是不想置喙的,只是刚刚已经表明了态度,却是不好再婉拒阎行的请教。

    他想了想,斟酌许久才沉吟着说道:

    “眼下在河南尹,能够涉足的势力就有河东、邺城、兖州三家,宛如鼎足之势,合纵连横,互相掣肘连结。既然曹操想要借袁绍之势奉迎天子,袁绍想要借曹操之势攻取河内,那在退袁绍之兵上,将军不妨想一想,能否也借一借曹操奉迎天子之势。”

    “借曹操的势?”

    阎行摸着颌下的短髭,喃喃说道。

    ···

    和贾诩经过一番交谈之后,阎行在处理关东的困局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决断趋向,虽然最后在退袁绍之兵上,贾诩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策略,但他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也许接下来河东也可以从曹操奉迎天子一事上,借一借曹孟德的势。

    谈话末尾,想到了要将天子和朝廷让给曹操,以及联想到了曹操历史上的种种成就,阎行还是不禁有些担忧,只是内心的这种担忧此刻却不能够表达出来,他只好重新落座,苦笑着对贾诩说道:

    “此事回头想想,还真应了前汉扬雄‘六国蚩蚩,为嬴弱姬’那句话,行联合段公,远攻李傕、郭汜等强敌,近平杨定、张绣等叛乱,良臣猛将轮番上阵,最后赢得天子,却也斗得关中大乱,诸将或灭或伤。

    “各方前后鏖兵,耗费钱粮以亿万计,现在倒好,让他曹孟德趁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