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太守行春恩威重(5)(第1/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說→網www\\』,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去÷?說→網』,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

    这是一户普通人家,门、墙都是斑驳泛旧,室外的院子种有两颗枣树,还有几只鸡,开门的是正在喂鸡的一名老妪。

    因为是农忙时节,家中的男丁都下田劳作去了,连儿媳也去田里帮忙,故而这一户里民家中,只有这个眼神不太好的老妪。

    虽然眼睛不好,不能够看清楚来人,可听了里中的里正郑重其事的介绍之后,老妪还是被吓了一跳。

    他们这一户人家,原还是背井离乡、朝不保夕的流民,是阎行平定了河东白波之后,将一部分流民安置到了临汾来,他们才又能够安家落户,成了民屯的屯户人家。

    往日里,他们这些普通人家,连守临汾令的黄颇都不曾见到过,今日竟然有安邑的郡府太守到了他们的家中,这如何能够让这个老妪不心惊!

    这名老妪当即就在阎行一群人面前拜倒,幸好阎行早有预料,连忙开言年老为尊,不必多礼,让吏员快将老妪搀扶起来。

    接下来,在阎行的温言询问中,得知了这一户人家姓陈。而老妪的内心也渐渐安定下来,能够声回答阎行的一些询问了,她还特意捧来了一个木椀,给阎行奉上了温水。

    阎行也没有嫌弃这个看起来有些泛旧的木椀,他浅浅噙了一口水,就又开始和老妪拉起了家常。

    起了自家的一些日常琐事,老妪的言谈反而渐渐流畅起来。

    “去岁郡中有叛贼作乱,不过听人远得很,乡亭里倒是没有影响。就是后来那雪下久了些,家中有件冬衣,丑儿要外出采薪,得给他穿,其他人只能够躲在家中避寒,虽在榻上又填了一层干草,可衣、被单薄,家中的麻、絮也不够,靠着生火取暖的日子也着实难熬,岁末屋顶还被大雪压塌了一处······”

    阎行没有嫌弃这个老妪话缓慢,而是温和仔细地询问她家中去岁的光景过得如何,老妪犹豫了一下,家中情况确实有些难为情,不好与外人道。但面前坐的可是太守,她又不敢拖延隐瞒,只能够慢慢将家中去岁发生的事情一条条陆陆续续地给阎行听。

    阎行面色和蔼,静静听着老妪的话,间或再询问其中的一两处日常细节,也没因为老妪话语中偶尔的粗俗拘谨、不知礼而怪罪,倒是陪坐在一旁的黄颇、里正等人听得有些忧心忡忡。

    虽河东大战过后,民生艰难,已是常态,可是这一次是太守行春,来到的还是他最初大兴屯田的地方,要是听到的都是这个老妪生计艰难的情况,那无疑就是在侧面揭露他们这些为任一方的官吏的无能和怠政了。

    黄颇是阎行帐下的老人,他不像里正那样战战兢兢,被吓得低下了头,可也是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此刻神态平静的阎行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是否已经是在酝酿着怒火,他只能够咽了一口唾液,滋润一下有些干燥的喉咙,然后下意识地用衣袖擦了一下额头渗出的冷汗。

    “今岁家中的情况可有好转?”

    阎行终于问到了最攸关在场众人前程的一个问题,很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里正更是将目光投向了老妪,在太守面前,他不敢作态,但目光中不乏哀求老妪些好话、好事的意味。

    可惜老妪眼睛不好,却是没有注意到他,继续回答阎行的问题道

    “入春这日子自然是好过了些,王里正也曾找来里中的人帮忙,家中屋顶又修补了一次。今岁若是天公作美,田里有个好收成,我等屯户虽是要与官寺五五分成,但总也能够有了口粮度日,如今屯户少了杂税的名目,老朽再与儿媳养蚕裹丝和织点麻布,岁末给家中再添一两件冬衣,今岁的冬天也就好挨过去了。”

    老妪后面絮絮叨叨的话,又包含了对未来日子的憧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