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9、似有故人来2(第2/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牛手中接过了帛书,然后恭恭敬敬地递到了阎行的案前。

    阎行解开绑结的细绳,展开帛书一看,一行清秀的字眼立马跳入他的眼帘之中。

    “男儿立志出乡关”

    一瞬间,阎行拿着帛书的手中忽地发劲,指节之上的青筋条条凸显出来,他的脸上也是骤然变色,嘴唇紧紧抿住,隐约有切齿之声。

    递上帛书后,还没来得及退下的郑多一看到自家都尉的这张脸,顿时也是在心中一紧,自从被强征入军中,再到派往都尉帐下听命之后,他还从没亲眼见过阎行这种幡然变色的情况。

    想必一定是某件重大军情吧

    郑多在自己的心中暗想到,同时连忙趋步退到了自己的文案后面,心翼翼地入座,但耳朵却翘着,时刻等待着阎行的命令。

    阎行此刻倒是没有注意到帐中其他人的眼光,他看着帛书上那清秀的字眼,还有那首自己在家书中言明志向的短诗,心中顿时被一股无形之力扰乱了,思绪一时间扩散开来。

    突然在这里收到这样一封书信,莫非是自家的父亲还有妹,已经千里迢迢来到了荥阳。

    阎行记得,阎兴从允吾归来之后,曾向自己坦言族中发生的变故,还有他途中遭遇的截杀凶险以及凉州游侠杨阿若伸手搭救等事。

    其中,阎兴到过,他自己当时受了伤,也无力救出阎父、阎琬等人,因此危急之中,将家书托付给了救他一命的杨阿若,恳求杨阿若济人危难,帮助他送信和救人两事。

    杨阿若的名气,阎行在凉州之时,也曾经听过,不过杨阿若游侠的足迹多在河西四郡,而阎行则身处陇西金城,因此虽闻其名,但终究没有见过一面。

    但是杨阿若的名气很大,传闻他急人所难,行侠仗义,能够为友人之诺,千里赴约,手中更有一班尊他为首领的游侠儿,纵横在河西之地,在羌人和汉人之间,都能够做到四面逢源,游刃有余。

    阎兴当时做下的那个决定,阎行在听闻之后,并没有出言褒贬,游侠儿这个已经开始衰微的群体,个中成员可谓是良莠不齐,既有欺行霸市、为非作歹的恶霸流氓,自称为侠,也有纵横恣意于郡县之间,行侠仗义、交友广泛的游侠,更有能够做到真正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的大侠之类的人物。

    阎兴无计可施之时,将阎行嘱托的使命,托付给了一个素有侠名的杨阿若,也算是权宜之计,但阎行在心中,终究对此事没有报多大的希望。

    暂且不从阎历、阎丰等人手中救走阎父、阎琬的难度,单单是从凉州,将他们千里迢迢、一路护送到自己的身边,其中沿途的艰险,就何止千万。

    真有这样的侠义之士,能够行此等仗义之事么

    可是现如今,阎行手中的帛书之上,字迹是自己妹阎琬的笔迹,短诗更是自己在家书中写下的,没有见过自己家书的人,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一件事情。

    但愿,真如阎兴所托,真有奇迹发生吧。

    阎行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将心中的万千思绪重新收起,他再抬眼时,只见帐中众人,都默认无声地看着上首的自己,眼光中夹杂有关切,也有惊疑和探视。

    马蔺、徐晃、周良等人,确实很好奇,到底是怎么的一份书信,竟然能够让平日里内心喜怒少形于色的阎行瞬间变脸,莫非真有重大紧急军情变故不成

    阎行感受到帐中军吏的眼神变化,他哈哈一笑,口中道

    “似有故人来访,一时恍惚间,多想了一些事情。”

    “阎兴”

    “在”

    座中的阎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连忙出列。

    “你就先和牛队率,替我去见一见这营外的来人,问清楚情况,看一看是否真是有故人来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