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4、保大名(第1/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衍和皇甫郦,在军中是一文一武,作为皇甫嵩的左膀右臂,而这两个人又都是极力反对皇甫嵩应征入朝的,因此皇甫嵩才会如此犹豫,局面也才会如此僵持。

    不过如今有了赵鸿这个皇甫嵩的身边人,皇甫嵩营中的虚实已经被贾诩、阎行两人所探知,对于梁衍、皇甫郦这两个人,自然也就能够对症下药,将他们一一制服了。

    赵鸿提出的建议,就是皇甫嵩虽然最近都在托病不理军务,也不接见任何人,但实际上,每过三天,皇甫嵩都会悄悄前往军中一处隐僻的别帐之中,召集皇甫郦和梁衍,商议军中的军务和应对朝廷的策略。

    明日,正好恰好又是第三天的会面日期。

    赵鸿作为皇甫嵩的身边亲近人,虽然很多事情皇甫嵩都没有在他面前,但是防不住赵鸿这个有心人的隐蔽行事,还是被他暗中窃听了不少皇甫嵩军中的虚实。

    如果能够一面先行派人制服住梁衍和皇甫郦这一文一武,再由赵鸿带上军中结交的将士,前往挟持皇甫嵩,逼迫他交出兵符,接见朝廷谒者的话,那事情就大功告成了。

    对于赵鸿的建议,贾诩想了想,终究还是觉得欠缺妥当,皇甫嵩在军中的威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动摇的,这等大事又岂能够依靠赵鸿口中结交到的几个亲信将士。

    贾诩做事一向谋定而后动,而且他之前就已经胸有成竹,能够有把握打动皇甫嵩应征入京,自然不愿意如此轻易犯险,他思一番之后,决定修改赵鸿的行事计划。

    赵鸿只需明日想办法将贾诩、阎行等几个人偷偷带出营地,贾诩前往别帐去游皇甫嵩,而赵鸿则去寻找办法拖住梁衍,避免他赶往别帐之中,再次坚定皇甫嵩托病不应诏的决心。

    至于皇甫郦,既是皇甫嵩的侄子,又执掌兵事,人也是文武双全、才智过人之辈,确实是颇为棘手,三人商定之后,决定用赵鸿的疑兵之计,其他的变故就只能够交由在帐外的阎行见机行事了。

    明日行事的关键,依旧还是贾诩的游,只有他成功游皇甫嵩成功,他们三人的冒险行动,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鸿和贾诩、阎行两人敲定了计划之后,为了避免久留别生枝节,他又辞别两人,匆匆离开,准备明日的布置了。

    虽使节所在的营地里面,吃喝拉撒、饮食用度,进出的人不少,但是外围看守的人马也多,赵鸿利用军中的职位身份之便,溜进使节营中不难,但想要从使节营地里往外带人,就不太容易了。

    所幸他知道明日换防的时辰和兵马调度,利用换防的时间空隙和几个收受他财货贿赂的卒,这桩差事还是有机会能够完成的。

    看着赵鸿匆匆告别离开的身影,阎行和贾诩又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明日之事,如果成功,就能够提前行事,将皇甫嵩征召入朝,对自己一方来乃是大好事,可要是失败了,就真的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了,甚至乎像他们这些密谋之人,也有了身首异处的危险。

    对视了一眼之后,一切尽在不言中,阎行知道贾诩明日还要游皇甫嵩,事关重大、不容出错,而自己还要想方设法、见机行事,阻止皇甫郦的进帐,所以也不再打扰贾诩休养精神,也告辞就要转身离开了。

    看着阎行再次离开的身影,这一次贾诩的眼光却是变得更加深邃了,这个阎司马,竟然还有这样的手段,看来此人,果然不是像在董营之中寻常可见的武夫一样,也难怪李儒将此人视为心腹。

    而且此人的来历颇为隐秘,行事也不同常人,只怕他选择在董营之中效命,心思也不简单呐

    贾诩将这些念头默默收入内心深处,这一次他也无心再拾掇看完竹简文书了,他转而脱衣上榻,准备养足精神,迎接明天的游使命了。

    翌日正午,皇甫嵩军中一处隐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