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雒阳见闻2(第1/2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阎君此言,倒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面对周良突然的搭话,阎行也回头笑了笑。周良虽然是李儒派过来的,德行上也存在贪财好色、逢源阿附的劣行,但他却是阎行眼下帐下唯一的一个文士,自从在三辅郿县的坞堡之中,被阎行抓住把柄威逼利诱降服之后,也表现得服服帖帖的样子,双方也相互合作愉快,阎行让他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财货和美人,他借着自己的身份帮助阎行搭上了李儒的这条线,成功洗白,加入到了董军之中,还成为了李儒暗中安插在军中的亲信。

    周良品德上不行,但是也确实是有些才能。阎行对他也没有表现出刻意的疏远或者戒备,听到他主动搭话,阎行当即就回头笑着问道

    “不知元善所言,却是何人”

    周良那张枯黄脸这几个月来似乎多了几分红润的光泽,他当下就泛起笑容,对着阎行道

    “良想起的是朝之初的隐士,梁鸿梁伯鸾。”

    “哦。”

    听到周良起隐士,阎行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他来到这个时代也有数年,虽然不是出身士大夫的家庭,但多少也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士人风气。儒家一向强调“学而优则仕”,除了像曾点这样狂狷之士外,大多数士人还是选择入仕这一条明亮通途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士人却是拒绝入仕,宁愿隐居在山林湖泽之中,做一个潇洒脱然的山野之士,这一类人之中,有一些人是真正厌烦俗世、隐居山林的名士高人,但更多的一部分人却只是在沽名钓誉、博取名望的假隐士,虽然表面上拒绝了几次来自官府的征辟、察举,但是一旦有更大的权贵财富在召唤自己,原先就是心智不坚的自己立马改头换面,变成了积极入仕的弄潮儿。

    而且在阎行看来,这些隐士之中,大部分都是坐论空谈、干起实事来一塌糊涂的“高人”。所以他心中兴趣寥寥,只是应了一声,就没再下去,只是出于礼貌,还看着周良,在等待他的下文。

    身边的阎兴、甘陵、马蔺更是兴趣缺缺,对这种高人隐士他们也是没有一点兴趣都没有,马蔺更是别过头去,表现出毫无兴趣的样子。

    周良尴尬地笑了笑,幸好还有阎行给他面子,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他才得以继续下去

    “梁伯鸾,是良的同郡人,乃是扶风平陵人,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又牧豕于上林苑之中。良之所以想起此人,却是因为其人也曾在北邙山上俯瞰这雒阳都城,兴致所发,作了一首五噫歌。”

    道这里,周良特意清了清嗓子,学着他脑海中隐士高人的模样,摆了摆衣袂,俯瞰山麓之下的雒阳都城,意气风发,吟诵梁鸿所作的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这首五噫歌沿袭楚辞的韵体,结构简短但却是含义深远。特别是“辽辽未央兮,噫”这一句如果单独独立的话,可以理解为是在赞叹雒阳城的占地辽阔,但如果和上一句“人之劬劳兮,噫”联系起来的话,这一句的意思就变成了哀叹人民无尽无边的苦难。

    这首五噫歌针砭时弊,暗讽朝皇室贵人的奢侈和黔首黎庶的苦难,立意深远,又颇具技巧性,不久就传到了当时的天子章帝耳中,为此章帝还龙颜大怒,下令抓拿梁鸿。梁鸿不得不逃避到了齐鲁之地,后来被发现之后又辗转逃到了吴地。

    周良耐着性子,跟阎行和马蔺等人解释这首五噫歌的由来,也随带地谈到了梁鸿勇于担当、赔偿邻家的故事和他跟妻子孟光“举案齐眉”的恩爱故事。听这些名人轶事,马蔺、甘陵、阎兴等人后面也被周良口中的故事勾起了兴趣,等听完梁鸿死后被友人赞叹“要离烈士,而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