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三策(第1/2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卓迟滞地吐出一口气,他过了半响才继续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你,若是朝堂之争对我不利,朝廷诸公又会如何对我”

    这个问题显然就比较棘手了,李儒虽然已经料到董卓和皇甫嵩的朝堂之争中董卓天然处于劣势,情况怕是会不利于自己一方。但让他现在来猜测预判朝堂之上的决断,还是有不的困难的,董卓转过头去,没有出声催促。李儒捏了捏自己颌下的短须,思了一会才接上话头答道

    “依儒之见,主公为国戎马半生,朝堂之上纵有不虞,也当不致大祸。朝堂之议,或为征召主公入京,或为调动主公兵马”

    在李儒看来,朝堂之上对于三辅将帅不和的解决方法一般都是偏向于帅的一方,那么对待董卓无非就是征召入京和外放两个途径了。其中征召入京无疑是虎入囚笼,前汉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称雄一时,在被解除兵权后,轻易就在汉宫钟室授首于妇人之手,下场极其悲凉。所以征召入京后的结局如何,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外放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把董卓调往并州。

    毕竟以朝廷的惯例,都会将“驱夷狄之兵以攻夷”的救边国策运用得炉火纯青。凉州北宫伯玉、李文侯起事,朝廷就征调幽州乌桓部落的义从骑兵去征讨,结果反把乌桓部落给逼反之后,又征调并州的匈奴骑兵去征讨开始作乱幽州的乌桓骑兵,结果又是匈奴人叛变,现在三辅战事已了,朝廷有极大可能会故技重施,征调董卓的凉州湟中义从去打匈奴人了。

    董卓闻弦而知雅意,他挑了挑浓密的眉毛,道

    “你是把我调到并州去打匈奴人”

    “确有这个可能”

    “那你我当下应该如何自处”

    董卓重新看向自己的智囊,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自己应该独断专行,什么时候应该听从别人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智谋之士高瞻远瞩的建议时。而李儒跟自己的主公到这里,脑海中的思路也格外清晰,他嘴角微微一勾,看着董卓道

    “儒有三策可供主公参详”

    “讲”

    “上策是在当下制造事端,拖延时日,拥兵三辅,以观时变主公,三辅乃是朝廷西都,位置显赫,如今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天子沉溺酒色,汉室将倾之势已是昭然,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天下一旦有变,取之可成一方之势啊”

    到实施上策的宏图霸业,李儒饶是刻意压抑心中的兴奋,声音却还是发出了激动的颤抖声。

    “继续下去”

    董卓脸色终于变了变,胸口起伏了几下,但是他还是在李儒面前忍住了,示意他继续下去。

    “中策是自请外放并州,携强兵入并,恩威并行,压服匈奴各部,收聚精锐以为爪牙,并州亦为形胜之地,太行巍巍,取之自保有余”

    “而下策则是服从朝廷之命,或削去兵马外调边地,或明升暗降征召入京,此二者皆下下之选,儒以为主公不可为之”

    李儒一口气完这么多,感觉自己也有些气喘,他强忍住情绪的波动,静静等待董卓的回复,结果董卓听完后却低下头,看不到脸色,仿佛在思什么,李儒愣了一愣,他出声道

    “主公”

    听到李儒询问的话语后,董卓才慢慢抬起头,他虽然举止表现如常,但脸上还是被气血涨红了脸,他没有直接回答李儒的话,而是想了想才开口道

    “俘虏营还有多少人马”

    李儒听到董卓到俘虏营,心中一动,自家的主公虽然没有当面明,但他立马知道董卓的想法了。他立马答道

    “依照主公的将令,这几日军中的将校都派人从俘虏营中挑选了不少兵马编入麾下,眼下俘虏营人数在两千左右”

    听到李儒汇报的人数之后,董卓眼光一闪,瞬间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